□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社会学 >> 党员材料 >> 正文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八个亮点 【字体:
十六届六中全会的八个亮点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486    更新时间:2007/4/11

    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发表了,虽然她不是《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但肯定归纳了“决定”的主要内容。公报反映的内容,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第一次以中央全会形式认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请注意,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把社会和谐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是在把社会和谐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后认定的。社会和谐上升到如此境界、如此地位,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升华,又是结合中国国情、尊重全国人民意愿的崭新实践。

  亮点二:“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把社会和谐明确确定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又是有中国共产党历史以来的第一次。这不仅扬弃了“斗争”理论,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想趋于一致;这不仅极大地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的跨越,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这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政过程的更加理性化,还更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亲和形象。

  亮点三:“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既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明白无误地宣示了自己的特点;既表达了走什么样的路,又蕴涵了怎样走这条和谐之路。全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是和谐社会的根本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是和谐社会的强力保障。

  亮点四:“到二0二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创新型国家基本建成;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社会秩序良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目标,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近程目标的制定,让人民看得见、摸得着,实在可行,通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尤其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既客观承认了各个体、各阶层的差异性、适应性,又预留了奋斗、协调的主动空间。

  亮点五:“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必须坚持民主法治,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六个必须坚持,有继承更有发展,有扬弃更有创新;既顺应民意,又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客观现实新形势新要求。

  亮点六:“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保障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引导公民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基于中国国情和人民群众的心声的全面深入了解,这是一剂对症的良药。特别要注意的是,一方面保障人民的利益和依法行使权利、一方面也要依法履行义务,这两方面合成社会才可能和谐。

  亮点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应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

  亮点八:“全党同志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切实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现实课题抓紧抓好。”社会和谐是奋斗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和谐社会需要共同努力,必须全民艰苦奋斗。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