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职场技巧 >> 求职谋略 >> 正文
  不要过分看中“求职技巧” 【字体:
不要过分看中“求职技巧”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75    更新时间:2007/3/15
 求职应该是应聘者综合素质的全面体现,但现在很多求职者由于求职心切,过分看重求职技巧,结果陷入“技巧游戏”的泥潭,自尝苦果。

  某高科技集团人事部负责人曾遇到这样一件怪事,在他过目的众多应聘信中,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除了人名和填写日期外,其它项目几乎如出一辙。大惑不解的他翻了不少书,才发现这些求职信都来自一本谈应聘技巧的书。在了解事实真相后,他对应聘者的能力表示怀疑。事实上,不少企业表示:如果发现学生的应聘信来自书上,那么企业对这样的人不予考虑。

  不可否认,求职者为使成功率更高一些,有必要了解一下求职时的注意点,如着装要整洁大方,谈吐要简洁扼要等。但若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过分相信应聘技巧,临时抱佛脚,结果肯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如对于用人单位提出“1+1=?”的问题,不少求职技巧提供的回答是“你想它等于几就是几”,对此,企业老总可能比较满意,因为他们需要的就是充满创新能力的人才,但若是报考公务员,这个回答会使你当场被淘汰,因为公务员最基本的素质之一就是实事求是,而这个回答与公务员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因此,求职者不能舍本逐末,应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说到底,就业竞争,竞争的是一个人的知识、技能、个人价值及工作责任感等,而不是回答问题的技巧。

  对用人单位而言,也应注意不能迷信出偏题、怪题、陷阱题,把其当作衡量人才的一种途径。招人面试时若没有科学的程序、规则,率性而为,到头来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不要过分看中“求职技巧””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