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哲学论文 >> 思想哲学 >> 正文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字体: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455    更新时间:2007/3/21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之间无论在实践上还是理论上都呈现出既相联系又相冲突的十分复杂的关系。它们之间一致性是显而易见的:这两种文化理论都关注对于在统治结构中被边缘化的"他者"的研究,自觉维护他们的利益;都以颠覆性别的、文化的、种族的等级秩序为己任,并利用后结构主义来否定男权主义与殖民主义的共同基础──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然而,只是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才"磨合"得比较"近乎",几乎结成了"同盟"(促成这种联盟的因素是双方都认识到自己的局限),而在此前相当一段时间中,这两种同样著名的批判理论之间却存在严重冲突。它们在以下问题上曾经存在严重分歧:如何评价第三世界妇女解放、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与女权主义的关系、如何认识殖民主义者利用女权主义的标准支持自己的"文明化使命"。


           1、女权主义还是新东方主义?


           最重要的分歧发生在关于"第三世界妇女"的问题上。有些持女权主义立场的后殖民主义者认为:仅仅关注种族政治必然忽视妇女在帝国主义状况下的"双重殖民化"(既是种族的又是性别的)境遇。这种理论假设:第三世界的妇女是本土的与外来的夫权制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牺牲品。在女权主义者看来,第三世界反殖民的民族主义同样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而后殖民主义理论在这方面则表现出严重的理论盲视。   
           而在一些后殖民批评家看来,西方女权主义津津乐道的所谓"第三世界妇女",尤其是对于她们的"差异性"的强调,本身就带有殖民主义色彩。无论本土的妇女走到哪里,西方的女权主义者都要求她(们)展示这种所谓的"差异性"。这种对于本土女性的色彩斑斓的异国情调的迷恋,不过是满足了西方妇女的一种窥淫欲望。差异意识设立了一个隐含的文化等级:西方女权主义者拥有为"不幸的姐妹"准备解放道路的特权。
           在《在西方的眼睛之下:女权主义学术与殖民话语》(Under   Western   eyes:   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一文中,莫汉蒂(C·   T·Mohanty)指出:"第三世界妇女"这个范畴在两层意义上是殖民主义性质的。首先,它是种族还原主义的,即把第三世界的妇女看成是铁板一块的东西,无视在第三世界妇女之间存在大量物质的与历史的差异;其次,它通过把"第三世界妇女"当作与第一世界妇女相对的"它者",来巩固西方女权主义者的自我身份。这样,西方的女权主义者实际上生产出了一种双重殖民化的叙述,以便把第三世界妇女政治上的"不成熟"与第一世界妇女的"成熟"进行对比。把第三世界妇女再现为贫苦的、没有受过教育的、束缚在传统中的、以家庭为中心的,这正好可以反衬出西方妇女是富有的、有教养的、现代的、自我决定的,她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性与肉体。也就是说,第三世界妇女的文化"贫乏"强化着西方女权主义的拯?纫馐缎翁?BR>            *本文在观点与材料上都极大地得益于里拉·甘地(Leela   Gandhi)女士的《后殖民主义理论》一书(Postcolonial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Allen   &   Unwin,1998),在此表示衷心感谢。
           在很大的程度上,上述对于女权主义的帝国主义倾向的批判吸收了赛义德对于殖民话语的理解。在赛义德看来,殖民话语是一种再现被征服的他者的文化特权,无论是东方主义者还是女权主义者,都试图通过一个共同的教条来言说第三世界,这个教条坚持:他们(第三世界)不能再现自己,他们必须被再现。因此,"第三世界的妇女"可以被视作是西方知识的另一个"对象"。
           斯皮瓦克(J·Spivak)对于这种西方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知识系统同样进行了挑战。在《一个国际框架中的法国女权主义》(French   feminism   in   an   international   frame)一文中,斯皮瓦克以著名女权主义者克里斯蒂瓦(J·Kristeva)的《关于中国妇女》(About   Chinese   Women,trans.   Antia   Barrows,   London,   Marions   Boyers.1977)为批判对象,分析了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者的自恋。斯皮瓦克指出:在克里斯蒂瓦的文本中,中国的妇女翘首以待地期盼着法国女权主义者的演说,在处于被观察地位的中国妇女的沉默与处于观察地位的女权主义者的话语霸权之间存在严重的鸿沟。我们从来听不到中国妇女的声音。斯皮瓦克说:"面对这些沉默的妇女,她(克里斯蒂瓦)的问题与其说与她们相关,不如说与她自己的身份相关。"(1)斯皮瓦克的解构式阅读所要质疑的就是这些第一世界的女权主义者的"认识论暴力",这 种暴力使她们自己成为权威性的认识主体,而中国的妇女则成了被动的、被剥夺了话语权的认识对象。斯皮瓦克深刻地指出:《关于中国的妇女》实际上是关于克里斯蒂瓦自己的一本书,它只不过调用第三世界妇女的差异性以作为西方理论的原料。展现在克里斯蒂瓦面前的物质的与历史的舞台只是一个自我确证的机会。这些女权主义批评家对西方的或资本主义的"他者"(第三世界妇女)的兴趣无疑是自我中心的。在这个意义上说,她们不过是殖民主义的同谋,一种新东方主义(neo-Orientalism)话语。因为根据赛义德,东方主义是为了帝国主义的目的而建构东方或把东方东方化的一种霸权话语。在把第三世界的妇女建构为铁板一块的无差别的"他者"方面,女权主义无疑隶属于殖民知识-话语体系。正如莫汉蒂所说的:"如果没有铁板一块的、创造了’第三世界’的话语,那么就不可能有(独特而富有特权的)第一世界。如果没有’第三世界的妇女’,西方妇女的特殊自我表征将是成问题的。"因而,在将本土女性"他者"的差异性/特殊性加以本质化的女权主义研究中,都存在帝国主义的影子。
           在后殖民主义批评家看来,错误的根源在于霸权化的西方女权主义话语所声称的再现/代表特权(在英文中,represent或representative有"再现"与"代表"的双重含义)。以自由与学术相标榜的西方女权主义者在自以为是、道貌岸然地为第三世界本土妇女说话时,恰恰剥夺了后者自己的声音。斯皮瓦克在《贱民能够说话吗?》(2)这篇重要文章中,深入探讨了作为研究主体的调查者(在此即西方女权主义批评家)与作为"贱民"的研究对象(在此即第三世界妇女)之间的复杂关系。她问:"我们如何才能触及人民的意识?贱民能通过什么样的声音-意识说话?"斯皮瓦克把我们置于再现/代表与可再现性/可代表性这个熟悉又难办的领地。历史学家与研究者如何才能避免不可避免的风险:把自己当作贱民意识的权威代表?知识分子是否应该放弃再现/代表?何种知识分子有资格再现(代表)何种贱民?是否存在不能被再现(代表)的、但又能够知道自己并言说自己的贱民?谁是真正的或代表性的贱民(尤其是在帝国主义者提供的参照框架中)?斯皮瓦克深刻地指出:性别化的贱民(gendered   subaltern)所以消失 是因为我们从来不听她们言说自己。她们不过是各种相互竞争的话语不断加以利用的工具,是书写其他欲望与意义的文本。
(1)、参见斯皮瓦克:《在另一个世界:文化政治学论文集》(In   the   Other   World:   Essays   in   Cultural   Politics),   Methuen,   New   York,1987,p137。
(2)参见克里斯蒂瓦《贱民能够说话吗?》(Can   the   subaltern   speak?)收入《对文化的马克思主义阐释》(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Cary   Nelson   &   Lawrence   Grossberg,   Education,   Basingstoke,1988,pp   271-313。

           斯皮瓦克的《三个妇女的文本与一种帝国主义批评》(Three   woman’s   texts   and   a   critique   of   imperialism,1985,   Critical   Inquiry   ,Vol.12,pp.242-61)同样是论述第三世界妇女在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话语中的缺席。此文展现了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权主义批评之间冲突的核心。文章指出:在那些庆贺西方女性主体的出场的文献中,第三世界妇女是明显缺席的。斯皮瓦克说,西方女权主义的理想女性形象,是以西方自由主义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为基础的。对于妇女历史的重读表明,西方的女权主义历史运动就是依据这种个人主义的女性来界定自己。女权主义的学术研究从来不考虑女性个人主义的战场在什么地方,也不关心与个别的自由个人主义的女性"成就"相联系的大量被牺牲与排除掉的女性。斯皮瓦克的文章就是要重新发现被欧美女权主义压抑与遗忘的历史。女性个人主义者是在与中心与强势力量的关系中阐述自己的,本地的妇女在这个关于妇女的规范的出现过?讨斜慌懦谕狻T诙杂凇都虬返姆治鲋校蛊ね呖税颜飧鑫鞣脚ㄖ饕逋瞥绫钢恋奈谋局糜谂分薜酃饕宓氖贝锞持校赋觯?9世纪欧洲的文化与文学生产是无法摆脱帝国主义计划的历史与成就的。因此只要女权主义者在这个时期寻找其灵感源泉,那么它就必然带有帝国主义话语的特征。
           但是,上述对于西方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的批判也存在局限。她们都把"真正的"第三世界妇女的认识论上的不透明性(opacity)本质化或理想化了。在她们看来,第三世界的妇女总是处于西方分析范畴之外,她们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另一种意义与经验的载体;但在这样做的时候,这些批评者悖论式地重新赋予第三世界妇女她们开始时要加以破除的偶像性。这个新近重获的形象现在被假设为反殖民抵抗的凯旋场。这是一种倒转的种族中心主义(reversed   ethnocentrism),它本质上与赛义德所批判的东方主义的总体化思维没有根本区别。


           2、阿尔及利亚妇女的面纱


           尽管在批评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的西方中心主义与帝国主义倾向方面,后殖民主义批评显得振振有辞,但是,在与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的斗争中,后殖民主义最终不能解决"女权主义的解放"与"文化的解放"两个诉求之间的紧张。正如佩特森(K·H·Peterson)指出的,它不能解决争取妇女平等的斗争与反对西方文化霸权之间的斗争之间哪个更加重要、更加优先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如果说当代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至少部分地"出身"于帝国主义,那么,后殖民主义则常常把反殖民斗争与第三世界的妇女解放对立起来,使得女权主义与后殖民主义两种诉求二元对立化。   
           在他的《一种垂死的殖民主义》(A   Dying   Colonialism,   trans.   Haakon   Chevalair,   Grove   Press,   New   York   ,1965)这本书中,法农把"带面纱的阿尔及利亚妇女"(the   veiled   Algerian   woman)假设为殖民主义与反殖民主义之间斗争的场所,相应地,对于阿尔及利亚父权制度的批判被解读为瓦解阿尔及利亚民族革命同盟的帝国主义战略。法农警示人们:殖民主义者企图通过阿尔及利亚的妇女来解构阿尔及利亚社会,"如果我们想要摧毁阿尔及利亚的社会以及它的反抗能力,那么我们首先必须征服妇女,我们必须在遮掩她们的面纱后面、在男人们用来隔离她们的房子里面发现她们。"法农的修辞自觉地把妇女的面纱政治化,把殖民主义重新指认为"揭开阿尔及利亚的面纱"的工程(the   project   of   ’unveiling   Alge ria’);而民族主义者则把面纱当作本土民族性的标志、当作对于西方殖民主义的政治抵抗的隐喻加以欣赏与维护。阿尔及利亚的妇女只有通过对殖民主义"改革者"的妇女解放邀请说"不",才能成为反殖民的民族主义革命的伙伴。法农要求阿尔及利亚妇女忠诚于自己的民族,抵制西方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诱惑。这表明了法农站在民族主义立场上对于妇女解放的焦虑。斯皮瓦克把这种焦虑概括为:"白人男人正在把棕色的妇女从棕色的男人压迫下解放出来。"(1)在法农的理解中,棕色人种的"同胞之爱"必须优先于白人女权主义入侵者的腐蚀性的妇女解放诉求──"姐妹之爱"。换言之,阿尔及利亚妇女对于自己的约束、安于自己在与棕色男性"同胞关系"中的被压迫命运,就是对于反殖斗争的最大贡献。反之,如果她们听信西方女权主义者的蛊惑,要求男女平等的权利,就成了自己民族的败类与叛徒。
K·Mayo的《印度母亲》(Mother   India   ,   1928初版,1986重版)一书对于印度妇女的悲惨命运、男人的专制粗暴等等作了详细描写,并以男人对于妇女的不文明的、粗暴的态度为理由,证明印度人缺乏自我统治的能力。此书一出版,就遭到强烈的批判,相继出版的《印度父亲:对于〈印度母亲〉的回应》(Father   India:   A   Reply   to   Mother   India)、《一个印度母亲的儿子的回答》(A   Son   of   Mother   India   Answers)之类书籍,痛斥《印度母亲》是为殖民统治寻找借口。还有一些匿名作者的作品,如《姐妹印度》(Sister   India)则干脆认为:女权主义的标准是外来的(西方的),不适合印度。它们运用文化本真性的修辞辩称:印度妇女的解放必须用本土的语言表达,Mayo所推荐的妇女解放方案必定破产,因为它要让印度的妇女成为其西方同类的可怜的拷贝。《印度姐妹》郑重告戒道:"如果印度的妇女原封不动地复制或摹仿西方妇女,这将是印度?脑帜选S《鹊母九ü约旱姆绞浇健N颐蔷霾蛔急赴盐鞣浇袢盏母九幼髂7碌亩韵蟆T谖鞣奖坏弊魇歉九夥诺亩鞑还羌彝ネ呓獾奶没食坪簟?quot;在这里,西方的女权主义不仅被妖魔化,而且也显示了印度民族通过其妇女将其独特的文化身份本真化的程度。
           《印度姐妹》之类书籍担心的是《印度母亲》一书会促使民族(精神)的家庭生活的管理员(妇女)摹仿西方,将欧洲的细菌带入印度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查特基(P·Chatterjee)《民族及其碎片》(Nation   and   Its   Fragments,1993)一书中的资料来源显示,对于"本真的"印度女性的民族主义投资产生了一种新的敌人──Memsahib(印度人对于西方妇女的称呼)。这样,为了确立印度妇女与西方妇女之间的区别,就必须把Memsahib妖魔化。在对于西方"女权主义"的民族主义的焦虑中可以觉察到后殖民主义对于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的仇恨的历史根源。对于妇女问题的民族主义的立场导致了棕种男人与白种妇女之间直接对抗。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将这种历史性的敌对表现得极其出色。在这部影片中,本地男人与西方妇女相互之间充满敌意。


           4、殖民主义与性别歧视   


           在最近的几年,出现了一个规模不大、但是十分重要的批评家群体,他们尝试把殖民遭遇或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冲突,重新读解为两种既对立又缠连的男性中心主义之间的斗争。在这种斗争中,殖民宗主国的妇女与被殖民国家的妇女,实际上都成为对抗的男性间斗争的牺牲品与象征性中介,也是他们共同利用的对象。
           如果反殖民的民族主义通过精神的家庭生活的"女性管理员"而把自己本真化,那么,男性的帝国主义伦理同样通过自己国家中的"女性天使"形象来提取其"文明使团"的精华。麦克林托克(A·McClintock)在她的近作《帝国的羽毛:殖民争夺中的种族、性别与性》(Imperial   Leather,Race,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the   Colonial   Contest,   1995)中分析了帝
(1)、参见Marxist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eds   Cary   Nelson   &   Lawrence   Grossberg,   Education,   Basingstoke,1988,p.296。
国在其女性方面的投资,她写道:"控制女人的性,颂扬母性,抚养帝国建造者的男性后代,被广泛地理解为维护男性帝国主义体制的健康与财富的首要手段。"殖民主义的文明化使团通过自我牺牲的白人家庭妇女形象来再现自己。在此,妇女的形象成了把自我利益与道德优越转化为自我牺牲与种族优越的殖民意义系统的工具。
           在这样的语境中,麦克林托克等人的研究挖掘出了性别对抗的隐在方面。她认为:帝国的男性特征首先是通过把自己征服的土地加以象征性的女性化处理而得以阐述与确立的。比如关于开发佛吉尼亚的神话就是如此。"带着男性的命名特权,白人男性使得美国身份成为他的身份的扩展,把男性欧洲的领土特权标在她的(新大陆的)躯体以及她的土地的果实之上。"而法农的《黑皮肤,白面具》中的一段话则表明了这种对于领土/性别的丧失的焦虑如何在被殖民的男性身上生产出相应的领土/性别重获的幻想:"我与白人的文化、白人的美、白人的白(white   whiteness)结婚,当我的手不停地触摸这些白色的胸脯的时候,它们抓住的是白人的文明与高贵,并把它变成我的。"这样,领土与欲望的冲突就通过性别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被殖民的国家,如印度,西方统治者就象是强奸印度妇女的白人男子,因而他们也是印度男子的性别复仇对象;而印度男人对于在印度的英国妇女的强奸,同样混杂着一种民族主义的领土回归冲动。我们在中国与西方(包括日本)侵略者的对抗话语中,同样可以发现:奸污妇女既是殖民征服的标志,也是激励反 殖民斗争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表达民族主义复仇欲望的文本总是反复突出帝国主义者对于中国妇女的兽性行为)。   
           《黑皮肤,白面具》也涉及到了在阿尔及利亚殖民冲突与性别的关系问题。对此的研究使作者得出结论:被殖民的男性是殖民男性的真正的他者。有些学者将这个观点应用于印度,指出:殖民的男性通过参照所谓的印度男人的女里女气(effeminacy)而界定自己的男子气概,并进而论证殖民的合理性。麦考莱(T·Macaulay)指出:在殖民男人的眼中,"孟加拉人(Bengall)的生理器官比女人还要柔弱,他生活在一个蒸汽缭绕的浴盆中,他的消遣是坐着的,……"这样,通过把非西方的男人女性化,殖民主义的逻辑得以合法化。换言之,印度是可以也应当被殖民的,因为它缺少真正的男人。这充分表明了性别统治与殖民政治之间的同质同源性。男人对于女人的"自然"优势直接对应于西方对非西方的优势。欧洲男性在宗主国与殖民地国家的不容置疑的统治,被表述为极端的男性主义。正如南迪(A·Nandy)在《内部的敌人:殖民主义下自我的失落与复活》(   The   Intimate   Enemy:   Loss   and   recovery   of  &n bsp;Self   Under   Colonialism   ,1983)中指出的:"殖民主义是与现存的西方性别陈规以及它们代表的生活相一致的。它生产出一种文化共识,在这种共识中,政治与社会经济的统治象征着男人以及男子气对于女性与女子气的统治。"

           5、回归个人主义

           后殖民主义与女权主义之所以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上存在分歧,在我看来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一种意识形态化的群体性的权利诉求(不管这个群体是"第三世界"还是"女性"),而作为群体性的诉求,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把自身群体或他者群体本质化的倾向,都不同程度地带有意识形态的色彩(为了斗争的需要)。无论是"第三世界"还是"女性",在后殖民主义批评与女权主义批评那里都不同程度地是一个抹杀了差异的本质主义(铁板一块)的概念,而忽视了"第三世界"或"女性"以及相应的"第一世界"与"男性"都充满了内在差异,不存在无差异的"第三世界"(以及"第一世界")或"女性"(以及"男性")。这种概念是为了斗争的需要虚构出来的。与这种群体性的诉求相比,个人主义的概念显得更加真实。从个人主义的立场来看,个人的自由与独立是最重要的、个人的存在是最真实的。所以无论是什么名义的群体诉求,只要它遮蔽或压抑了与个人的存在、自由、权利,那么就必须与之进行抗争。
           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女性的压迫可能来自女性内部,第三世界的压迫也可能来自第三世界内部,同样,男性也不都是女性的压迫者,第一世界也不都是第三世界的压迫者。如果我们过于拘泥本质主义的群体概念,就不容易发现或承认这样的事实。"女性"、"男性"、"第三世界"、"第一世界"都是由具体的个人组成的,而这些个人则又必然是千差万别的而不是铁板一块的。根据我最近看到的消息,女性主义作家与批评家似乎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比如中国的著名女作家、女性主义写作的代表之一林白在最近的一次访谈中被问到她是否是一个"女性主义作家"时,她回答说:"与女性主义相比,我认为自己离个人主义更近。"(1)另据陶洁教授的介绍,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女性主义运动出现了分裂,"恐怕现在很难说有什么统一的妇女运动了。"同时,"有些女性主义批评家不再像从前那样咄咄逼人,声称男人些不了女人,男作家对笔下的女人总怀有偏见,就连莎士比亚也不例外。她们现在开始替男作家讲话了。"(2)我以为,无论是后殖民主义还是女性主义,作为解放运动,它们的目 标应当是彻底地告别二元对抗的逻辑,而不是以颠倒的方法(从奴隶到将军)复制这种逻辑,是取消男女之间的性别对抗而不是以另外一种方式延续这种对抗;而这样做的前提则是从女性主义的立场退回到个人主义的立场,反抗不管是来自男性还是女性的压迫。

(1)参见《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2000年3月21日发表的专访《林白:通体明亮轻盈》。
(2)参见《中华读书报》2000年4月12日14版《学界要览》。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