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正文
  提高汽配件标准化水平 迎接加入WTO后的新挑战 【字体:
提高汽配件标准化水平 迎接加入WTO后的新挑战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279    更新时间:2007/3/21

我国加入WTO,新机遇和新挑战已经临门。从总体上讲,利大于弊,而对各行业来讲,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所受的影响各不相同。就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而言,必然会遇到短期的剧烈震荡,其程度可能要大大地高于轿车制造业。在这种形势下,汽配件企业发展何去何从?我认为,提高汽配件标准水平,与现今国际通行的规则全面接轨,是趋利弊害、减少波动的必由之路。多年的实践也使我们认识到,提高企业标准化水平,是产品走向市场的"通行证"之一。只有与时俱进、急起直追,才能走向世界。
  上海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现有员工600名,主要生产汽车零部件。公司前身曾是一家国有企业,叫上海日用电机厂。十多年之前,行业中有一句顺口溜?quot;要说脏乱差、请到日用厂",90年上半年曾一度濒临亏损边缘。然而,经过十多年的市场风浪考验和自强不息的拼搏,特别是"七五"以来,坚持 "市场为本,创新为魂",依托支柱产业,拓展大市场,争当"小巨人",奋力上台阶,加快了产品开发与标准国际化步伐,企业实现了加速发展。合资前,国际著名的德国《商报》曾作长篇报道,赞誉这是一家"中国国企成功的楷模";98年合资以来,通过与国外大公司携手发展,以市场换技术,实施"你开发新品,我同步创新;你发展壮大,我同步贴?quot;的发展战略,使产品开发和标准化工作又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产品标准水平与国外标准接轨;质量得到国际认可;产品价格充满了竞争力。在没有花一分钱买任何公司、任何国家技术的条件下,产品无一例外地都通过了国外试验认可。2000年产品直接出口到德国大众,在上海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中称得上是"凤毛麟角"。现在,国内道路上跑的轿车中,每三辆中有两辆是日用-友捷的配套产品,人家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我们是"三分天下有其二"。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62%。作为一个企业经营者,我认为,抓标准工作、抓产品开发,真是太重要了。
  一。正确认识加入WTO后汽配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人们普遍认为,加入WTO后,汽车工业将是受到冲击最大的产业之一,与之相依托的汽配件将受到更加严峻的生存考验和挑战。
  第一、关税降低。整车降低15%,汽车零部件关税下降更快,原有的保护政策也就不存在了。汽车零部件在5年内将从现在的30%,有的甚至是50%降低到10%;汽车零部件配额要不断增加,直至放开。以前国家保护、鼓励的国产化的政策也不复存在。从此,国外的零部件将以直接贸易进口方式来侵占我们的市场。这一连锁的关税下降,预示着进口汽车及其零部件价格将明显下降,而进口数量可望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据测算,如果关税降到10%,进口件则将有一定的价格优势。权威部门新近对用户所作的一项调查显示,国产车与进口车价格相当或略低于进口车时,有60%的用户准备购买进口车,而40%用户选购国产车。这对我国新兴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及其零部件业无疑是一种无情的冲击。
  第二、需求的变化。目前全球汽车市场已呈供大于求的态势,全球汽车年生产能力约7000万辆,而市场需求即使在最高年份也不过5000万辆左右,且近两年汽车销量逐年下跌。加入WTO后,我国的汽车市场不仅将直接受到世界汽车过剩状态的影响,而且还将受到进口轿车的冲击。许多零配件生产厂也将受到牵连。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新近已作重大修改:中外汽车合资项目国产化率的要求将被取消;国外汽车厂家在中国投资所占份额不再有任何限制;加入WTO后,现有的120多家汽车厂大部分将被兼并或重组,这意味着有成千上万的汽配件生产厂将面临关停并转的命运。全球汽车制造业的产能远远大于市场需求,过剩化的需求会带来个性化的选择和要求,导致汽车多品种、小规格;国内外市场一体化会迫使整车价格差异逐步减小,国产整车降价压力将倍增。
  第三、国际竞争的变化。国外企业和国内相比,是大相径庭的。国外企业是又大、又高、又强;而国内企业,不管是整车还是零部件都呈"小、低、弱"态势:一是经济规模小。全国轿车年产量100多万辆,不及国外一个中等轿车厂的生产规模,与之相配套的汽配件生б泊蟮秩绱恕6巧仕降汀H司瓴苛獯蠊镜囊话攵疾坏剑嗍浼挥行纬晒婺>茫矣捎诓季稚系纳⒙壹肮模贾鲁杀炯鄹衩飨愿哂诠适谐⊥侗鹌蹬涮准H谴葱履芰θ酢9谙钟械募甘殖敌停挥猩偈锏降贝仕剑蠖嗍际枪?0世纪90年代初、中期产品,根据国际上轿车品种寿命周期一般约为5~8年,而现在寿命周期更短,这些车型几乎都属于淘汰、更新的范围。相形之下,与之配套的零部件同样打上了落后的烙印,和大多数汽车生产厂一样,零部件生产厂普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这些将使中国众多的汽配件厂在加入WTO后难以与长驱直入的国际汽配件厂相抗衡。

这"三大挑战"预示着加入WTO后我国汽配件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同时,也给我们的发展提出了一个如何变挑战为机遇的新课题。众所周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市场经济下的产物,也是自由贸易的准则,它的核心是开放市场,打破贸易壁垒,推动贸易国际化。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级阶段,长期的自我封闭发展导致市场经济欠发达、开放程度不够大。从国外汽配件企业的发展历程来看,要做大做强,大开放的经营发展环境是一个必备条件,只有经济运行体系完全按国际惯例运作,技术标准与世界通则接轨,那么,才有可能屹立于国际汽配件强者之林。如今,我们所面临的"三大挑战",是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所造成的,而要变挑战的压力化为发展的机遇和动力,最重要的是超前推进企业技术标准化管理。
贸易壁垒、技术壁垒是标准化作用的结果。与其受制于人,不如加速接轨,自主创新,冲破壁垒,走向世界。这是中国汽配件企业迎接WTO新挑战的根本出路之一。
  二、大力推进产品标准国际化化刻不容缓
  加入WTO后,我国将直接受到国际贸易中的保护主义影响,包括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两种。尽管关贸总协定中明确规定,只允许缔约方利用关税作为唯一的保护手段,但自1948年关贸总协定生效以来,关税经过一次次的谈判,作了大幅度的减让后,保护主义的天平已在向非关税壁垒倾斜,特别是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为非关税壁垒的技术法规、标准检测技术等,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行业实力的重要方面。积极采用国际标准,不仅对中国汽配件企业的科技经济发展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也是消除贸易技术壁垒的重要途径。
  兵临城下,挑战在前,未雨绸缪,主动面对。中国的汽配件企业应该审视度势,以变应变,加速提高自身的标准化水平,这是关键之关键。当前亟需实现"五个转变":
  第一、标准化工作要由"眼睛向内"转变为"放眼世界"
  中国市场的供大于求矛盾将随着加入WTO后而日益凸现。我们常抱怨,竞争力不及国外同行,冷静思考,竞争力弱首先弱在标准化管理的意识和着眼点上。加入WTO后,市场不再有内、外之分,竞争和发展将处于国际一体化的环境中,我们长期沿用的产品标准不能再单纯地兼顾国情特点,而必须无条件地与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接轨。特别是在强手如林的汽配件市场竞争中,中国的同行谁先把产品标准定位在国际先进标准上,并且率先达到,谁将有可能最早突出竞争的"重围",最先将挑战的压力化作发展的机遇和动力。
  国内外市场一体化注定了产品标准的国际化,只有时时领先一步,才会最终走向国际大市场。标准工作国际化必须从产品的源头、内部标准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产品标准与国际接轨抓起,同时要在高基点上超越。某国际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开设的合资企业新开发的一种车型,用国外原配套商的风扇在海南做试验,出现了水箱温度高,噪声高等问题。鉴于中国道路条件差、南方高温期长、"进口货"不适应等原因,他们把开发国产化配套产品的任务交给了我们。明确规定:在安装尺寸、空间不变的前提下,风量要提高,而噪声必须降低。我们花了一年不到的时间,开发成功了新产品,结果比国外著名的原配供应商的更优。风扇的风量、冷却效果提高了16%,而整机的噪声全面下降了4~5分贝。外方专家把原配商和我们的风扇一起放入多辆轿车中作试验,关掉发动机,用耳朵进行主观评价,打分、加权,打开车子一看,结果得最高分的全都是我们的产品。外方负责空调技术的质量总监专门送来感谢信,称"现在的(试验)结果,不仅为我们的顾客所接受,而且在发动机的冷却效果方面比原来的更胜一筹,这再次证明了贵公司是国际一流的供应商"。
  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或企业家,必须把抓标准"国际接轨"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竞争的意识应首先体现在产品标准上。先进的产品标准代表着先进的产品技术,也是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我们要面向五洲四海竞争、扩张,就得老老实实地在采用国际先进标准上狠下工夫,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多深的基础决定着多高的楼墙。中国现行的汽配件产品标准与国际标准有很大的差距,一旦国门打开,国产货受到冲击、甚至冷落将在所难免。与其待那时唉声叹气,不如超前努力拼搏争先。因此,我们要未雨绸缪,卧薪尝胆,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第二、标准化工作要由"被动执行"转变为"主动参与"
  加入WTO后,每个企业都将面临经济全球化、标准国际化这样一个新课题。长期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使众多的中国企业甘愿成为标准化工作的被动执行者。每当国家颁布一项新的标准,从主管工业部到省市主管局都要下发"红头文件",组织宣贯,企业则跟着贯彻落实,这种状况注定了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缺乏内在动力。综观全球千千万万的汽配件生产企业,成功者无一不是靠自觉瞄准国际最先进的标准,或将自己的标准提升为国际标准而腾飞发展的。这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成功的汽配件制造商不是标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标准化工作的主人。要迎接WTO的新挑战,中国的汽配件生产企业必须自觉成为标准化工作的主体,标准制定的主力军,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工作,这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条重要捷径。国际上,一些汽车和汽配件跨国企业集团的霸主,已开始以自己的集团(企业)标准,或几个集团合作提出的标准,作为事实上的国际标准,这对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协商一致、速度慢、周期长是一个直接的挑战,甚至威胁到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存在。而国内情况刚好相反,至今还停留在政府组织制定标准,企业坐享其成,没有制定标准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在制定标准方面作必要的投入。如果这一点在汽配件行业近年内没有一个重大和根本性的转变,那么,标准化工作将永远锁定在引用、爬行阶段,我们应该居安思危,只争朝夕地争当标准化工作的主人,惟有顺应国际标准化工作地新潮流,中国的汽配件制造企业才会在短期内迅速提升标准化工作的档次和水平,以高标准赢得高品质,以高品质换取高占有率,生存发展的空间也将随之而扩展,变?quot;中华牌"为打"宇宙牌"。
  企业标准化工作首先必须从摆正企业位置、调整发展定位人手,这绝对不是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的问题。既然企业是产品开发的创新主体,那么它同时也是标准化工作的实践主体、执行主体和创新主体。只有摆准这个位置,标准化管理工作才会一步一个脚印走好。其次,标准化工作上台阶也应该成为自觉的行为,产品创新必然会推动标准化工作的创新。我们企业在产品开发上?quot;三字经":以变适应形势,以快赢得时间,以优质量取胜;我们产品开发有"三个一"工程:每月至少一个新产品;每年至少一个新产品的产值超过一千万;每年至少一个新产品获国家或市新产品成果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营者的作用非常重要,其对标准化工作的认知程度、重视程度、作用程度、严格程度往往取决于企业产品开发、标准化工作的成败兴衰。标准化工作,没有投入是不行的,经营者有权决策。我们原来只有300多万资产,合资前,"七五"至"九五"前二年,我们投入了1.17亿元,合资后又投了2200万元,总共达到1.39 亿元,用于企业标准、试验设备、验证研究的要约占总投入的8%。再如组织机构,厂长重视了,就会加强。所以企业的经营者在执行标准管理的过程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关键作用。这取决于:"三个程度":认知程度、作用程度和能动程度,这样你可以处处转被动为主动。我们正是加快了采用先进的国际标准,决定了我们现在开发的高技术、高附加值。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决定了产品的高水准、高性能、高附加值。在某引进轿车配套项目竞争时,招标方按照竞争的原则,让两家合资企业和一家国有企业共同竞争,最后选择了我们这家国有企业。但新产品要到国外通过非常苛刻的试验认可,至少要花一年半时间,且需事先签约并付试验费用三百多万元。合资企业明确告知?quot;如果一年半后不合格,这试验费算是白花了;若试验合格,该公司将与日用-友捷签订五年的销售合同,并可以承诺,试验费用在以后五年的产品销售中逐步消化"。我们毫不犹豫地签订了这个协议。新产品开发成功后,我们将50套产品送到北美做试验,风扇台台质量过硬,性能优异,令国外专家喜出望外,赞不绝口。一年半后,合资企业派员专程登门拜访,称"这是一个迟到的祝贺!"。我们因此而获得了五年的独家配套权。上海大众帕萨特B5、一汽大众捷达、奥迪A6…..等一个一个新产品都配上去了,其间,我们收集了许多国外先进标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新。在现在众多的桑塔纳国产化配套体系中,第一个获得国家专利,现在我们公司已拥有3项国家专利。

第三、标准化工作要由"粗放管理"转变为"集约发展"
标准化工作开展的程度如何,决定着一个企业发展有什么样的经济增长方式。"入关"将使我们面对国外汽配件规模优势的无情挑战。规模批量优势是一些国际大集团的发展之本,它在许多方面得益于标准化工作的深化,也就是把标准化工作直接延伸到为企业提高规模批量、大幅度降低成本之中。客观地分析我国汽配件生产企业,多数没有达到国际上确认的规模经济批量,有的汽配件生产厂一年的产量甚至不及国外同行一天的产量。为什么我们苦心经营了几十年,规模千抓万抓上不去,原因不在于我们没有开展标准化工作,而是开展不力,方向不对头,思路有问题。有些企业搞产品技术标准,求虚避实,热衷于孤芳自赏,每搞一项产品,都要另起炉灶,订一套标准,致使同类产品有众多的产品标准,甚至连功能、作用相同的零部件也要自搞一套,这种繁琐的标准化工作,实际是一种粗放型的管理,其结果导致同类产品的零部件居然可以千差万别,造成开发、设计、生产上的重复投入、重复浪费。先进的标准不在于其本身是否繁琐复杂,而在于其是否适应规模经济发展,能否有利于形成高品质的规模经济批量。这是加入WTO后中国汽配件企业标准化工作亟需转轨变型的关键点。其实,中国的汽配件虽然林林总总,但就一个企业而言,它的配套产品往往是相对集中在一到几个汽配件上。汽车市场上有"万国牌",我们的零部件标准不能搞"万国牌",因为在同一类零部件中共性的成分毕竟占很大比重,个性的差异终究是有限的。倘若我们能在共性零部件上深入下功夫,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删繁就简,有序统一,那么,就可大大地降低产品的设计、制造投入和成本,使产品设计、工艺和加工程序大大简化,批量规模成倍增大,以标准化工作上台阶来推动企业集约化发展。此举更有利于我们抵御跨国公司及其境内合资企业规模化倾销的冲击。
  中国的现状是,不论是整车厂还是零部件厂,众多企业规模上不去,产品标准工作要搞上去,进而促使规模上去,形成规模经济。解决的办法就是要"扩粗上精,推陈出新"。光有产品标准还不行,还要有相关企业的标准,如零部件标准、供应标准、试验标准,然后要保证标准实施,还要有硬件投入。我们的措施?quot;四管齐下":(1)引进、吸收、创新并举;(2)加大科技、改造投入;(3)多渠道收集国外标准(美国、德国、法国、日本、韩国等);(4)花钱征求意见。我们的产品免费给出租车行业试用,这样信息来得更直接,改进更有针对性了,效果也更理想。我们为提升自主开发能力,形成了以工程数据库、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硬件、工艺装备和产品试验室等五大支柱构成的自主开发体系。前两项为"软件", 尤其是数据库,花钱买不到。通过持续不断地搜集信息情报、积累实验数据、分析故障缺陷和可靠性数据分析,我们逐步形成并完善了工程数据库,保证了标准化工作有序创新。我们分析质量,研究标准,企业的经济规模也做大了。现在,我们的产量国内最大,一年达到100多万台(套);配套的车种有轿车、面包车、客车、大巴,所以在企业标准化管理工作中观念的更新很重要。
  第四、标准化工作要由"人为控制"转变为"依法管理"
  按照国际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各国贸易行为,是WTO的一大核心环节。我们要顺势而行,严格按照国际通行法规运行,从"人治"转向"法制"。
  WTO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按国际规则来规范各国的贸易行为,消除那些人为的不合理的壁垒。1980年生效的规定了各国标准化工作的基本准则,它从WTO消除贸易壁垒出发,认识到影响商品和服务自由流通的要素中还存在着一类技术角度产生的壁垒,称之为"技术壁垒",因此,该协定为消除技术壁垒而制定了一套各国应遵守的基本要求,这表明,加入WTO后,我国企业标准化工作将严格按国际法规运作,否则将受到国际法规的无情制约或惩罚。汽配件企业,相对于其它配套行业而言,高科技含量要多一些,其面对的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的法制性要求也是很高的。长期落后于世界的中国汽配件行业,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加快而开始采用国际标准,但各企业贯标工作参差不齐,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哪个单位领导重视,哪个单位标准化工作便开展得较好,执行得较严,反之,就会呈松散状态,个别企业甚至存在为检查而抓标准化,时紧时松,一年四季,季季有别。这种状况反映了我们标准化工作开展带有很大的人为因素,?quot;人治"而不是"法治",这与"入关"要求是格格不入的。

对此,我们要强化全员的标准化意识,引导职工站在企业生死存亡的高度看待标准化工作,加大贯彻国际标准力度,加速实现标准工作的法治化。首先,要抓全员培训,使广大员工了解WTO与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以及企业生存发展的内在联系,全面理解并把握国际标准化工作的七大原则,即有限干预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采用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的原则,争端协商机制原则,给发展中国家的优惠、给最不发达国家以帮助的原则和整齐划一原则,为企业标准化工作"依法"展开奠定必要的基础,其次,要抓依法管理,以国际汽配件产品技术标准为鉴,对比先进标准,查寻自身弱点,采取有效措施,建立"法治"体系,消除"人治"痕迹,我们用严格的规轮贫壤垂娣镀笠岛兔扛鲈惫さ墓岜晷形龅搅?quot;五个明确",即明确按国际标准和国际准则,每个岗位应该做什么、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怎样做会受到嘉奖,怎样做会受处罚,进而使企业标准化工作摆脱经营者或员工个人得因素的影响,不受人为情绪的波动影响,始终处于一种靠制度法规作用的受控状态。再次,要抓依法贯标,即凡是国际上通用的同行业产品技术标准,也是目前我们汽配件生产厂商内部全员认可并无条件遵从的唯一标准。我们公司对每个产品都制定了"三个符合"标准,即符合环保要求(对噪声、电磁波、材料等都有相应要求),符合安全要求,符合高效节能要求。
  第五、标准化工作要由"墨守成规"转变为"自主创新"
  标准化就是一种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quot;。但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标准化建设要讲求动态性、先进性和正确性。
在充满竞争硝烟的国际汽配件市场上,技术竞争导致产品标准水平不断提升。"入关"后,我们不能只想到死守被国外生产商抢滩的国内市场,靠死守是守不住的,主动出击闯世界,才会使我们的汽配件在国际竞争中经受真正的锻炼和考验,迅速做大做强,这对标准化工作将提出更高的要求。国际汽车大集团对加入WTO的成员国产品出口配套均有这样一条苛刻的要求,必须是在汽配件全球配套网络体系中占有一席地位的企业,凡是能跻身这个"大家族"的配套企业,不仅要全面采用最先进的国际标准,而且还必须具备技术标准制定上的自主创新能力。一些发达国家的汽车及汽配件制造商已率先从过去立足于追求产品标准的国内领先,而转向争创国际一流,以最大限度地控制国际技术组织的技术领导权,并尽可能将本企业的技术标准上升为本国的技术法规、标准,纳入国际范畴,达到在国际贸易中有利于自身拓展的目的。美国克莱斯勒公司总裁李.亚科卡曾精辟地指出:"打入国际市场的条件是质量。如果你不具备同行中最好的产品,就无法竞争。中国企业必须提高质量,质量上去了,成本下降了,这样,国际上就承认你出口的产品"。目前,中国的汽配件技术标准正在加速与国际标准靠拢,但有不少企业使出了浑身的气力,仍感到力不从心,他们往往只针对一种产品,瞄准某项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盲目照搬照抄,眼看着快要赶上了,谁知产品被国际市场淘汰了,其适用的产品标准也随之落伍了。步人后尘,永远挨打落后。由此,我们应该建立一种自信心,用创新的意识和方法推进标准化工作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标准的先进性总是相对的,目前先进不等于将来先进,先进中必有缺陷,创新就是要克服缺陷,使先进的标准更先进。
  我们的创新方向是满足从符合性到适用性,从一般用户到最终客户,从配套需求到最终需求。我们不断地吸收消化国外的新标准,而后再提高一个等级,使之成为企业内部标准。我们为某公司配套的散热器风扇,在产品的寿命试验中增加了带负载的试验,连试验标准都作了改进。当时外方专家不理解:"我们的标准是不带负载的"。最终他们发现带水箱负载和不带水箱负载。两者的负荷要相差20%。现在,我们所有的新产品都带负载作试验,产品的适用性显著增强。从产品结构改进,到适用性和标准制定的改进,有效地促进了产品技术创新和企业标准化工作发展。现在,我们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近几年获得了3项国家专利,荣获了上海市实用新型专利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一、二等奖,部、市科技进步奖,并成为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凭籍着产品标准以及由此引发的技术结构创新,打破了汽车散热器风扇出口长期"零"的记录,产品远销到德国、北美、澳洲等国家,目前,出口产品已占全年销售额的10%。

产品标准决定着未来的市场,自主创新是打破市场壁垒的有效武器,也是我们战胜"入关"后新挑战的首要内在因素。没有创新的赶超,是一种空洞的赶超,惟有创新的赶超,才会带来标准化工作质的飞跃。
  企业在标准化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可有可无的,其重视程度怎么样,决定着标准化水平的高低。在新形势下,迎接加入WTO的新挑战,只有精益求精,锐意创新,追求卓越,不断超越,才能使标准化水平跃上新台阶,我们才有可能成为国际汽配件"大家族"的一员。我们在国内很强,但是"国内称王不算霸,走出国门才算强"。WTO已经进入了,车过"关"后必有路。这种路,就是观念的更新、思维的提升和本身所要做的工作。我们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花了十年的时间,"十年磨一剑",现在在国内已经小有名气了,但是,我们还要花十年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使日用-友捷汽车电气有限公司跻身于世界汽配件"大家族"一员。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这个努力,不断地追求卓越,再创辉煌,就一定会迎来入关以后新的黎明的到来。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paper.studa.com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