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哲学论文 >> 科技哲学 >> 正文
  从“学理型”科普到“人本型”科普 【字体:
从“学理型”科普到“人本型”科普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468    更新时间:2007/4/11

 

1.“学理型”科普的尴尬处境
我国以往的科普工作主要着眼于“学理”,我们称之为“学理型”科普。其指导思想是普及科学知识,阐述自然规律,揭示科学的内在联系,梳理科学发现的思想脉络。这是一种以自然为本的科普,实际上是以大众化的语言去描述自然规律和人类认识自然的心得。学理型科普工作,主要是科学共同体内的一种自发行为,政府的主导力量比较弱,其特征是科普队伍组织结构的松散性,科普资源使用的无序性,科普成果产生的偶然性,科普工作效果的不确定性。“叫好不叫座”的结果使学理型科普处境尴尬,进退维谷。虽然科普重要性日益提升,但科普队伍和优秀科普成果却日渐式微,完全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2. “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呼唤“人本型”科普
上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形成共识: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唯一可行的发展道路。21世纪以来,我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人口、资源、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不平衡的压力,十一届三中全会适时提出了要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004年6月2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不久前,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制定了未来15年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部署,提出要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本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两个关键词应当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科普工作的指针。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过去那种科普工作过去那种“叫好不叫座”的状况,新世纪科普的主流应该从“以自然为本”转为“以人为本”,也即,要建设“人本型”科普。从关注学理转为关注“生”理。所谓“生”理就是生命、生存、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之理。科普工作除了要传播“学理”外,更重要的是,要根据时代的变化,满足最广泛、最现实的人民生活需求、社会可持续发展需求和国家战略需求。
3.“人本型”科普需要国家领跑
当今世界,科技和社会进步方向正体现出愈来愈强的国家意志,“人本型”科普承担着培植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土壤的功能,除了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共性特征外,还具有国家个性和社会发展不同历史阶段的差异性,没有理由采取放羊的形式,任其自由发展;至少科普工作的主流应该体现国家和时代意志。新时期“人本型”科普需要国家倡导,并制造和扩大社会需求;需要政府和社会投入,启动和完成重大工程项目;需要行政力量,整合社会资源;需要国家整体规划,提高实际效果。一句话:需要国家领跑。
国家领跑并不是国家包办,“人本型”科普同样需要社会各界的合力,国家领跑的本质是通过国家的行政力量干预、经济政策导向和资源调控手段,来保证这种合力的方向,保证合力的壮大,保证投入产出效果。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