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发展战略 >> 正文
  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字体:
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482    更新时间:2007/4/11

作者:董志勇  主题类号:F11/理论经济学 【 文献号 】1-1773 
【原文出处】云南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昆明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8~15 
【分 类 号】F11 
【分 类 名】理论经济学 
【复印期号】200003 
【 标 题 】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 作 者 】董志勇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劳动的属概念是人类进行的多环节活动;劳动与人类其它多环节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具有社会强制的特征,同时,这种社会强制还有其量上的社会规定;具体劳动是从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作用,即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考察和描述劳动;具体劳动量由具体劳动所引起的劳动对象的变化的数量来表现;具体劳动量的统计单位与劳动对象变化的单位相一致;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是具体劳动量除以进行该项具体劳动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 正 文 】 
众所周知,是马克思首先明确提出了具体劳动的概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52、54~56、60、7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北京版。)马克思的这一历史性贡献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与具体劳动密切相关的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却还未得到圆满的解决。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为了今后进一步解决抽象劳动量和抽象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讨论。不过,为了解决好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我们更有必要先对具体劳动的属概念劳动进行研究和定义。 
一、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给劳动下过一个定义。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在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北京版。) 
在马克思之后,另有一些人也曾试图对劳动进行定义。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士曾给劳动下定义说:“不是为了直接从工作之中取得欢乐,而完全或部分地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而进行的脑力或体力支出”。(注:马士:《经济学原理》第65页,麦克米伦出版社1947年伦敦版。)可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说明人类脑力或体力支出与动物的脑力或体力支出有什么不同,也没有说明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取得欢乐。更为重要的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而人们在给事物下定义时,一般是要指出该事物的属概念是什么,然后再指出该事物的特有属性的。 
西方流行词典《钱伯斯英语词典》和《牛津高级英语词典》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是以工作来解释劳动,而在给工作下定义时,又是以劳动来解释工作。这样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这些词典自然也未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注:《钱伯斯英语词典》第1707 页, 钱伯斯书局1990年爱丁堡出版;《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第678页, 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牛津版。)当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可是,人们迄今还没有令人信服地指出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所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并不能使我们的认识前进一步。 
那么,劳动的属概念和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劳动的属概念是人类进行的多环节活动;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是多环节。我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每一个动物个体,都需要主动地进行一些活动以逃避天敌,取得食物、水、栖息地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性伙伴等,以保证其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繁衍。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在进行


作者:董志勇  主题类号:F11/理论经济学 【 文献号 】1-1773 
【原文出处】云南社会科学 
【原刊地名】昆明 
【原刊期号】199906 
【原刊页号】8~15 
【分 类 号】F11 
【分 类 名】理论经济学 
【复印期号】200003 
【 标 题 】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 作 者 】董志勇 
【作者简介】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管理科学与哲学系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劳动的属概念是人类进行的多环节活动;劳动与人类其它多环节活动的区别就在于劳动具有社会强制的特征,同时,这种社会强制还有其量上的社会规定;具体劳动是从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作用,即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考察和描述劳动;具体劳动量由具体劳动所引起的劳动对象的变化的数量来表现;具体劳动量的统计单位与劳动对象变化的单位相一致;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是具体劳动量除以进行该项具体劳动所耗费的劳动时间。 
【 正 文 】 
众所周知,是马克思首先明确提出了具体劳动的概念。(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0~52、54~56、60、72~7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北京版。)马克思的这一历史性贡献在经济学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然而,与具体劳动密切相关的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却还未得到圆满的解决。为了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尤其是为了今后进一步解决抽象劳动量和抽象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我们有必要对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和讨论。不过,为了解决好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我们更有必要先对具体劳动的属概念劳动进行研究和定义。 
一、劳动的定义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中给劳动下过一个定义。他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人自身作为一种自然力与自然物质相对立。为了在对自身生活有用的形式上占有自然物质,人就使他身上的自然力——臂和腿、头和手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他自身的自然。他使在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并且使这种力的活动受他自己的控制。”(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01~202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北京版。) 
在马克思之后,另有一些人也曾试图对劳动进行定义。例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士曾给劳动下定义说:“不是为了直接从工作之中取得欢乐,而完全或部分地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而进行的脑力或体力支出”。(注:马士:《经济学原理》第65页,麦克米伦出版社1947年伦敦版。)可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说明人类脑力或体力支出与动物的脑力或体力支出有什么不同,也没有说明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某种良好的目的,什么样的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为了取得欢乐。更为重要的是,马士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没有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而人们在给事物下定义时,一般是要指出该事物的属概念是什么,然后再指出该事物的特有属性的。 
西方流行词典《钱伯斯英语词典》和《牛津高级英语词典》在给劳动下定义时,是以工作来解释劳动,而在给工作下定义时,又是以劳动来解释工作。这样就犯了循环定义的错误。这些词典自然也未指出劳动的属概念是什么。(注:《钱伯斯英语词典》第1707 页, 钱伯斯书局1990年爱丁堡出版;《牛津高级英语词典》第678页, 牛津大学出版社1967年牛津版。)当然,我们可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可是,人们迄今还没有令人信服地指出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所以,简单地把人类活动作为劳动的属概念并不能使我们的认识前进一步。 
那么,劳动的属概念和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到底是什么呢? 
笔者认为劳动的属概念是人类进行的多环节活动;人类特有活动的一般特征是多环节。我们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每一个动物个体,都需要主动地进行一些活动以逃避天敌,取得食物、水、栖息地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性伙伴等,以保证其个体的生存和物种的繁衍。 
不过,在很多情况下,人在进行

上述活动时的活动方式与其它动物大不相同。人与其它动物之间这些活动方式的不同使得人与其它动物之间产生了本质的区别,并使人超越和统治着其它动物。人与其它动物之间活动方式的不同表现在许多方面。 
首先,在获取食物、水等生活必需品以及在逃避天敌的过程中,除了少数灵长目动物外,其它动物完全依靠它们自身的体力。例如,非洲狮子在扑食食草动物时,完全依靠的是它们自身的体力。其次,其它动物只能利用它们周围客观事物本身,而不会利用它们周围客观事物的属性,即不会利用它们周围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羊群只会啃食原已长在地里或是由人喂给它们的青草和庄稼,而不会去种植青草和庄稼。非洲狮子只会扑食原己生活在草原上的食草动物,而不会去饲养家畜。 
人在获取食物、水等生活必需品以及逃避天敌的过程中,不但要利用自身的体力和周围客观事物本身,而且还通过制造和利用工具、机器、燃料等方式利用周围客观事物的属性,即利用周围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客观事实。对于这一点,很多学术前辈早己有过许多精辟的论述。这里应当指出的是,人在利用周围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中,实际上要给自己的活动加上更多的限定性因素。换句话说,人在利用周围客观事物的属性即事物之间关系的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限定性因素要比其它动物在利用它们周围客观事物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限定性因素多得多。例如,目前我国不少地方是用联合收割机来收割庄稼的。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的过程中,收割机手所干的工作就是按照有关的规定和程序操纵收割机。然而,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所涉及到的因素除了需要收割机手按照有关的规定和程序操纵收割机,进行必要的体力和智力支出外,还需要使用一部工作正常的收割机和型号对路的燃料,从而涉及到一系列工业生产和社会服务领域。这样一来,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收割庄稼的过程中,作用于被收割的庄稼这一客体之上的就不仅仅有收割机手的体力和智力支出,而且还有收割机、燃料、钢铁、铜、铝、塑料、原油、机床设备、电力等物品生产工人的体力和智力支出,以及大量有关物品的特性和属性,例如,钢铁、铜、铝等物品的硬度和韧度、橡胶轮胎的弹性等等一系列限定性因素。 
在动物活动的另一个领域,即在与同类动物或同一共同体的其它动物个体建立和保持伙伴关系这一领域,人类的活动也要比其它动物复杂得多。在其它动物中,如在蚂蚁、蜜蜂、大象,甚至像大猩猩和黑猩猩这类高等动物中,建立和保持伙伴关系的范围不会超过性配偶关系和血缘关系。而在人类社会,建立和保持伙伴关系的范围除了性配偶关系和血缘关系外,还有更为复杂内含中间环节更多的经济和政治关系。 
在建立和保持性配偶关系的活动中,人类给自己加的限定性因素也比其它动物给自己加的限定性因素多得多。在其它动物中,决定能否建立和保持性配偶关系的因素仅为同类不同个体之间本身身体素质的不同,例如个体大小、体重、体色、体力、身体灵活性、个体是否处于发情期等等。而在人类社会中,人们在选择性配偶对,除考虑对方的年龄、相貌、身体健康状况等对方个体身体条件外,还要考虑对方的性格、职业、家庭关系、财产多寡、社会等级、社会地位等多种因素。更为重要的是,人类在选择性配偶时,还必须实行近亲婚配禁忌,并为此建立起了非常复杂的婚姻制度和亲属制度。为此,一些学者还认为,实行近亲婚配禁忌是人类最终脱离动物界所迈出的最关键的一步。(注:蔡俊生:《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原始社会形态》,第183~21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所以说,人类活动与其它动物活动之间质的不同,是由于他们自己限定各自活动所涉及到的因素数量上的不同而引起的。质的不同来自于量上的不同。 
人类用更多的因素对自己活动进行限定的过程曾被一些哲学家称之为理性选择的过程。(注:D.D.拉斐尔:《政治哲学问题》,第186页,麦克米兰公司1970年伦敦版。)他们将经这一过程限定后所进行的活动称之为理性活动。而笔者认为,为了从哲学和经济学角度对这种活动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尤其是为了能够更科学的量化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应当将这种活动称之为多环节活动。 
环节一词原是西方近代哲学常用的术语。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曾用它来表示精神的不同发展阶段,即从绝对知觉到绝对精神再到个体行为的精神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正是在用环节一词来表示精神的不同发展阶段的基础上,黑格尔才得以展开他对精神的各个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存在形式之间关系的描述。黑格尔还在《精神现象学》一书中首次指出,一个形式或一个行为可以包含和涉及到精神的许多发展阶段。不论这些精神的发展阶段是属于精神的高级发展阶段,还是属于精神的最低发展阶段。不论这些精神的发展阶段的数量有多少,都可以被一个形式或一个行为所包含。(注:“它的本质和自在

存在着的本性乃是起点、中点、终点一切归一。”黑格尔著,贺麟等译《精神现象学》第265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人类活动的许多特征与黑格尔所描述的精神现象极为相象。其中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上面所说的人类活动的任何一个行为都是由人类周围客观环境的许多特征和特点所限定和决定,从而将人类周围客观环境的许多特征和特点包含在人类行为的一个行为之中。正是在黑格尔上述思想的启发下,笔者才得以认识到可以用多环节来表达人类活动的本质特征的。(注:黑格尔在《小逻辑》一书中论述一和多的辩证关系时说:“多是一的对方,每一方都是一,或甚至是多中之一;因此他们是同一的东西。”(黑格尔著,贺麟译《小逻辑》,第214页,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说,一可以包含多,多可以是一,或者更确切地说,多是把一作为它的存在形式的。正是在这一认识的基础之上,笔者才得以进一步认识到人类活动特征的二重性,即既是单环节活动,同时又是多环节活动,人类的多环节活动是把单环节活动作为它的存在形式的。此外,笔者还认为,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论述的“绝对精神”实际上指的就是人的多环节活动能力。当然,这一观点仅为笔者一家之言,谨借此机会叙出,以就教于方家。) 
二、劳动与其它多环节活动的区别 
上面提到,人能进行多环节活动。那么,为什么每一个人类共同体都要将劳动区别于其它多环节活动呢? 
回答是,每一个人类共同体必须强制该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进行一定数量的多环节活动,以便为该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足够的物品和社会服务。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观点,我们需要换一个角度,重新考察一下人类与其它动物之间在获得和消费为他们自己及他们的后代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过程中的不同方式。 
除人类以外的其它动物,在为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足够数量的生活资料所进行的活动中,一般是将寻找和获取这些生活资料的过程与消费这些生活资料的过程紧密联结在一起的。在大部分情况下,这两个环节甚至是融为一体的。例如,鸽子寻找食物和水的过程就是与吞食食物和水的过程紧密连接在一起的。在一般情况下,非洲狮群在猎捕到小动物后,紧接着就是舔食被猎捕到的小动物。当然,有许多动物在其个体和种的再生产过程中,也能进行双环节或三环节活动。例如,许多啮齿类动物和昆虫类动物能将它们找到或制造的食物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像工蜂将蜂蜜保存在蜂巢之中,田鼠将谷类保存在鼠洞之内,就是如此。可是,被工蜂保存的蜂蜜日后将会被这些工蜂自己或所在蜂群的其他成员吃掉。工蜂保存蜂蜜的目的决非是为了帮助解决其它蜂群的成员或其它种类动物的食物匮乏问题。田鼠保存谷类的目的也是为了它们自己及其后代日后使用,而绝不是为了其它田鼠或其它种类动物日后使用。在食物收集和食物消费这两个环节之间,只是多了一个保存的环节,所以,他们的这种行为只能算作双环节或三环节活动。 
在搭盖巢穴一事上,其它动物只会为它们自己和它们的亲生幼子及同一血缘共同体中其它生物专门化成员搭巢建窝。例如,工峰为同一蜂群中的蜂王和雄蜂筑造蜂巢,就是如此。除人类以外,没有任何一种动物会有意识地为其他血缘群体或是其它种类动物搭巢建窝。在除人类以外的动物中,在搭巢建窝与使用这些窝巢这两个环节之间,没有加进其它环节的现象。 
而人类社会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将生产生活资料的过程与消费这些生活资料的过程区别开来,并且是分别进行的。例如,在今天的发达国家中,几乎所有的水果生产环节都是与水果的消费环节区别开来的,并且是分别进行的。绝大多数水果采收工人并不是其所采收水果的直接消费者。在水果采收过程与水果的消费过程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其它过程,如水果的清洗、分级、包装、贮藏、运输,尤其是加有卖和买这两个环节。在一般情况下,这些环节是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的。而这些不同的人员在一般情况下很可能素不相识。在修建住宅和使用住宅方面,情况也是如此。在修建住宅和使用住宅这两个环节之间,往往插有卖和买这两个环节以及其它一些环节。绝大部分住宅的使用者并不是住宅的修建者,也不是住宅修建者的后代血亲。 
人类社会生产和消费生活资料的总过程之所以被分为许多彼此相互分离的具体过程的原因就在于,与生存环境相比,人类每一个单独个体在获取生存资料过程中的能力是非常低下的。关于这一点,这里暂不深论。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生活资料生产过程与生活资料消费过程的分离为人们将多环节活动分为两大类型提供了一个天然基础。在这两大类多环节活动中,一类是消费、享乐和娱乐,另一类是劳动、生产和提供服务。 
从生物学角度来看,任何一个器官健全的人类个体,只要他学会利用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社会服务

,就可以保证他生活到他的生命的生物学极限。可是,只有在其他人为他提供足够的食品和饮料、衣物、住房、医疗服务以及其它生活资料和社会服务的情况下,他才能消费这些生活资料和享受这些服务,并舒适地生活下去。在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人类个体都会十分乐意地去进行被社会划为个人消费和享乐的那些活动。这是因为,如果他想继续生活下去,并生活得较好,他的生物学本能就会促使他进行这类活动。 
然而,说到劳动、生产和提供社会服务,则是另外一种情况。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表明,假如没有某种社会强制的话,就会有一些人不愿意进行被划为劳动、生产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多环节活动。假如没有像道德压力、兵役法等社会强制形式的话,我们很难保证一个人类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在与敌对人类共同体打战需要他参战时,会冒着生命危险自觉参战。假如没而像封建劳役制这类直接社会强制形式或是没有像因失业而造成的贫困和窘迫这类非直接社会强制形式的话,谁也不能保证一个人类共同体的每一个成员会积极主动地去干像打隧道、扫马路、通下水道、救火这类或是危险性较大或是劳动强度较大或是非常沉闷单调的工作。然而,从社会的和物质的角度来看,假如没有人从事这些被划作为生产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多环节活动,那么,有关的人类共同体的所有成员就得不到基本的生活资料和安全的生活环境。那么,人们是如何在每一具体场合区分劳动、生产、提供服务和消费、享乐及娱乐的呢?回答是,劳动、生产和提供服务是具有社会强制特征的多环节活动;而消费、享乐及娱乐则不具有社会强制的特征。同时,这种社会强制还有其量上的规定和要求。这种量上的规定和要求是由作为一个人类共同体整体的代表提出来的。作为一个人类共同体整体的代表,在不同的具体场合,是由角色不同的人来担当的。他们可以是部落的酋长、母系大家庭的家长、父系大家庭的家长、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政府官员、雇主、贵族等等。这种社会强制量上的规定,根据不同的具体场合,有种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它可以是工作小时,也可以是劳动的效果或产量。例如,在战争中,对于军人来说,这种社会强制量上的规定可以是参加战斗的地点和时间。对于运输货物这种具体的劳动来说,这种社会强制量上的规定可以是吨/公里/天。 
三、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这一概念是与抽象劳动这一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就在于,具体劳动是从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作用,即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考察和描述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从劳动客体对劳动主体的作用,即从劳动对象对劳动者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考察和描述劳动。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已经进行过并且正在进行着千千万万种种类和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这些种类和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既有为生产各类生活用品而进行的各类生产活动,如狩猎、捕鱼、食物的采集、庄稼的种植和收割、烹煮食物、建造房屋住所、纺纱织布、量体裁衣、工具制造、开矿冶金、机器制造、发电供热、武器制造等等,也有各类政治活动、打仗御敌、各类宗教活动、社会管理、行医治病、各种职业体育和娱乐活动等人类社会所需要的其他各类活动。实际上,除了人类为繁衍后代所进行的男女性行为之外,人类所进行的其他一切多环节活动都可以被划作为各类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这些多环节活动都具有社会的量的规定性。 
社会之所以能够把人类所进行上述多环节活动划作各类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的原因就在于,上述多环节活动或是具有不同的劳动对象,或是具有不同的功能或目的,或是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不同,或是要利用劳动对象不同的特性或属性,或是要使劳动对象产生不同的变化,或是要在劳动对象身上产生不同的效果,种种情况,难以枚举。 
例如,人们常把将小麦磨成面粉和将面粉蒸成馒头看作是两种种类不同的具体劳动,其原因之一就是这两种具体劳动的劳动对象不同。具体劳动磨面的劳动对象是小麦,而蒸馒头的劳动对象是面粉。其次,这两种具体劳动所要达到的目的不同。磨面是要把小麦磨成面粉,而蒸馒头是要把面粉蒸成馒头。在这两种具体劳动的操作过程中,有关劳动者所使用的劳动工具也不同。磨面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是石磨、风磨、筛子、机器磨、牲畜、煤、蒸汽机、柴油机、电动机、柴油、电力等。蒸馒头所使用的劳动工具是锅、蒸笼、切刀、木柴、煤、电等。这两种具体劳动所利用的劳动工具的自然特性和属性也不同。磨面主要是通过使用劳动工具利用自然界的重力和摩擦力,而蒸馒头主要是通过使用劳动工具利用自然界的热力。 
本文在开始处提到,是马克思首先提出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两个概念。他在说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不同时曾说:“上衣是满足一种特殊需要的使用价值。要生产上衣,就需要进行特定种类的生产活动。这种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

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由自己产品的使用价值或者由自己产品是使用价值来表示自己的有用性的劳动,我们简称为有用劳动。从这个观点来看,劳动总是联系到它的有用效果来考察的……每个商品的使用价值都包含着一定的有目的的生产活动,或有用劳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4~56页。) 
“充当等价物的商品的物体总是当作抽象人类劳动的化身,同时又总是某种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产品。因此,这种具体劳动就成为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例如,如果上衣只当作抽象人类劳动的实现,那末,在上衣内实际地实现的缝劳动就只当作抽象人类劳动的实现形式。在麻布的价值表现中,缝劳动的有用性不在于造了衣服,从而造了人,而在于造了一种物体,使人们能看出它是价值,因而是与物化在麻布价值内的劳动毫无区到的那种劳动的凝结。要造就这样一面反映价值的镜子,缝劳动本身就必须只是反映它作为人类劳动的这种抽象属性。”(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72~73页。)“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的或抽象的人类劳动,它形成商品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60页。) 
从以上引文可以看出,虽然马克思没有明确指出具体劳动就是从劳动主体对劳动客体的作用,即从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这一角度来考察和描述劳动,但是我们从他列举的具体劳动的种种具体特征中,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四、具体劳动量和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 
具体劳动量由具体劳动所引起的劳动对象的变化的数量来表现。或者说,具体劳动量由具体劳动所引起的我们周围环境的变化的度来表现。 
由具体劳动引起变化的劳动对象可以是任何客体。它可以是一件物体,也可以是别人或劳动者本人的精神感觉系统,也可以是别人或劳动者本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机体。劳动对象的变化既可以是一件劳动产品的产出,也可以是一个人类共同体生存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既可以是别人或劳动者本人的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命机体的变化,也可以是别人或劳动者本人的精神感受。例如,一支铅笔的产出,一次成功的外科手术,一个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战争中敌对方的伤亡,文艺演出给观众带来的愉悦感情等等,都可以算作是劳动对象的变化。劳动对象的变化实际上就是由劳动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 
假如我们想知道一位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具体劳动量,我们只要统计这位劳动者的劳动在这段时间内所引起的劳动对象的变化即可。其统计单位是与劳动对象变化的单位相一致的。也就是说,在一个人类共同体中有多少种性质不同的具体劳动,相应地也就有多少种具体劳动量的计量统计单位。 
由于劳动对象的变化实际上等同于由劳动者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所以,假如我们想知道一位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具体劳动量,我们只要将这位劳动者在这段时间内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统计一下即可。其统计单位是与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计量统计单位相一致。例如,假如我们要想知道邮递员王某昨天干了多少具体劳动,我们只要统计他在昨天跑了多少邮路里程和送了多少邮件即可。 
对于一组劳动者或一个人类共同体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想知道一组劳动者或一个人类共同体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具体劳动量,我们只要统计这组劳动者或这个人类共同体的劳动在这段时间内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数量即可。例如假如我们想知道一个面包厂的全体职工上星期完成了多少具体劳动,我们只要统计一下他们上星期制作了多少面包即可。 
在解决了具体劳动量的表现形式和统计方法之后,接着就可解决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人们之所以要解决具体劳动力的计算方法问题,主要是为了对他们所进行的每一项具体劳动进行量上的限定。由于每一个具体的人类共同体对每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的消费总是受其消费能力的限定,所以每一个具体的人类共同体总是要对其投入到每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生产的具体劳动进行量上的限定,以避免不必要的劳动浪费。而了解有关劳动者在生产或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劳动能力,则是限定该人类共同体投入到某种产品或服务上的具体劳动量的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由于有关劳动者在生产或提供某种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劳动能力在经常发生变化,所以,在实际生活中,了解和计量有关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能力的过程几乎天天都在进行。 
具体劳动力的计量方法是具体劳动量除以进行该项具体劳动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有关的时间单位可以根据考察的需要来定。它可以是一年,也可以是一天、一分钟等等。例如,如果我们想知道一个面包师的具体劳动能

力,我们只要将他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完成的具体劳动量除以进行该项劳动所耗费的时间即可。比如说,如果他在过去的五个工作日里烤制了一万个合乎质量要求的面包,那我们就可以说他在干烤面包工作时的具体劳动能力是一天烤两千个面包。 
反过来说,有关劳动者的具体劳动能力乘以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得数就是具体劳动量。这样,有关的人类共同体就可对其投入到每一种具体的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劳动进行量上的限定了。例如,假如一个城市每天需要消费四千个面包,那这个城市只要安排两个每天能烤两千个面包的面包师生产面包即可。 
由于人们己经将具体劳动的各种存在形式划分为许多类型或门类,例如,生产劳动、社会政治活动、行政管理、军事活动、卫生医疗活动、商贸活动、科学研究、职业文娱表演、职业体育竞技活动等等,所以,具体劳动力也可以相应地划分为许多类型不同的存在形式。例如,生产力或生产劳动能力、社会政治活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军事活动能力、卫生医疗活动能力、商贸活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职业文娱表演能力、职业体育竞技能力等等。 
在过去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我国理论界曾为什么是生产力以及生产力应包括那些内容等问题进行过比较热烈的讨论,而且迄今还没有得出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或结论。这主要是因为没有使用本体论的方法,没有设法找出生产力的属概念,没有从分析生产力的本质(共相)的角度去研究上述两个问题使然。这样,也就无从得出具体劳动力是生产力的本质(共相),以及社会政治活动能力、行政管理能力、军事活动能力、卫生医疗活动能力、商贸活动能力、科学研究能力等等都是与生产力相并立的具体劳动力的存在形式的认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解决了具体劳动力计量方法问题后,接着就可解决绝对抽象劳动、相对抽象劳动、相对抽象劳动量和绝对抽象劳动量的计量方法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本文篇幅有限,只好留待以后解决。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