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经济学论文 >> 经济学理论 >> 正文
  “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 【字体:
“重复建设”的经济学分析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519    更新时间:2007/4/11

    [摘要]:就某种产品总量供过于求来说,既然是搞市场经济,这种情况就难以避免。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供求失衡所产生的并非完全是消极效应,短缺、过剩、淘汰、平衡,各行各业总是在这样“相对平衡”与“打破平衡”的摇摆中不断前进。改革开放以来,每一轮经济增长的出现,都伴随着大量的重复建设,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对重复建设制止一番。制止的办法,无非是采取停建所有在建项目、上收审批权限、规定几年内不再上新项目等行政性管制措施。由于缺乏对重复建设本身的分析、甄别,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边“制止”、一边“重复”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重复建设成了“制而不止”的老大难问题。

  就某种产品总量供过于求来说,既然是搞市场经济,这种情况就难以避免。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供求失衡所产生的并非完全是消极效应,短缺、过剩、淘汰、平衡,各行各业总是在这样“相对平衡”与“打破平衡”的摇摆中不断前进
  多年来,“重复建设”是一个贬义词,是违规、违纪、不讲科学、不顾大局的同义语。最近,媒体关于“39条浮法玻璃生产线是咋冒出来的”系列报道,使反对重复建设的呼声重又高涨起来。某报认为玻璃行业“上年刚扭亏的国企又重现亏损”,“重复建设是病根”。“制止重复建设必须警钟长鸣”的文章。
  然而,制止重复建设可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情。改革开放以来,每一轮经济增长的出现,都伴随着大量的重复建设,从中央到地方都要对重复建设制止一番。制止的办法,无非是采取停建所有在建项目、上收审批权限、规定几年内不再上新项目等行政性管制措施。
  由于缺乏对重复建设本身的分析、甄别,所以,“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一边“制止”、一边“重复”的现象也就在所难免,重复建设成了“制而不止”的老大难问题。就以这次“千夫所指”的玻璃行业重复建设来说,某报1月19日的报道,既肯定“1998年玻璃行业第一个在我国工业行业中实行限产,通过淘汰小玻璃、3年不上新线、制止低价倾销等措施,关闭小玻璃生产线238条,压减落后生产能力2855万重量箱,才重现盈利曙光”;又批评“1999年以来,新建成投产、在建和筹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就达39条”。前后对照,不难发现,“3年不上新线”的规定并没有起到作用,事实上差不多成了一句空话。
  在对“重复建设”的批评中,有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值得商榷:一是,认为玻璃行业赢利下降,一些企业出现亏损,是“重复建设”造成的。这里有两个问题要搞清楚:第一,为什么在玻璃等行业会发生所谓的“重复建设”,而在农业、公用事业以及一些基础性行业却没有发生这种现象,相反,困扰这些行业的最大困难往往是投资不足。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资本具有追逐利润特别是追逐超额利润的本性。所谓“重复建设”,用经济学的语言表述,就是过度投资或投资过热。一般来说,凡过度投资或投资过热的地方都是投资回报率较高的地方。显然,投资的高回报是玻璃行业投资过热或曰“重复建设”的根本原因。对资本的趋利行为进行指责,不仅无意义而且显得无理。在正常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个行业不可能长期维持高额利润,因为别的行业的资本会迅速向这个行业转移,从而改变市场供求状况,使利润率下降;同样,一个行业也不可能长期不赢利或微利,因为竞争机制会迫使一些企业自动退出,随之出现的供给减少会使价格上扬,从而提高剩余企业的赢利水平。值得注意的是,2000年玻璃行业高于其它工业行业的利润率,是依靠行政手段限制资本自由进入、人为减少生产供给的结果,本身就是不正常的。如果用行政保护的办法维持这种高额利润,就会出现像目前一些行业(如电讯、铁路)那样的垄断经营,社会将会为之付出包括行业内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减弱、效率低下、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消费者利益受到损害等巨大代价。
  第二,“近1/3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玻璃生产企业亏损”,与所谓的“重复建设”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这涉及到对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的原因以及国有企业靠什么维持“脱困”成果的分析。关于国有企业实现“三年脱困”目标,原国家经贸委主任盛华仁将其归结为宏观环境的改变、国家政策的扶持和企业的艰苦奋斗三个因素。但综合各方面的资料,可以认为:国有企业“脱困”的主要动因在“外”而不在“内”,或者说,宏观环境的改善和国家政策的扶持,是国企“脱困”的主导因素,而国有企业自身的努力,包括转换机制、减员增效、加强管理等措施,在“脱困”中只起了次要的作用,是次要的因素。媒体所大力宣传的“脱困”只是“扭亏”,而“扭亏”与“脱困”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企业陷入困境的外在表现是经营亏损,但“扭亏”甚至盈利并不意味着企业已经走出困境。在目前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下,要使一些亏损企业在一段时间里扭亏增盈并不难做到。不说别的,仅仅限制“五小”工业、“清理门户”,就能使一些亏损企业在技术、管理没有什么变化的情况下实现“产销两旺”。靠什么维持这种“脱困”成果?一些国有企业当然希望政府继续予以行政保护,尽量减少来之市场的压力,这显然与市场经济规律相悖。所以,“近1/3的国有及国有控股玻璃生产企业亏损”,不能怪别人来抢自己的饭碗,而应很好地检讨自身存在的体制性缺陷,通过深化改革,切实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是认为,我国许多行业集中度太低,如果继续进行重复建设,企业数量多、规模小的问题会更加严重。有报道中提到:“世界玻璃生产总量的68%是由5大玻璃公司的220条生产线制造的,而我国所拥有的世界玻璃生产总量28%的份额,却分散在全国近300家企业中。”谁也不认为目前这种生产分散状况是理想的。问题在于,这样的发展阶段是不能超越的。用发达国家的企业结构同我国的现状进行对比,目的只能是明了我们的前景和未来走向,而不能急于取而代之。其实,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也都大体经历过我国目前这样的发展阶段。生产由众多的大中小企业并存到向少数大企业集中,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进程,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也只有通过竞争,才会有真正产生在效率基础之上的集中过程,这种集中过程才是有益的和可持续的。这个过程的长短与行业特性有关,不以我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所以,与其批评玻璃生产等行业生产厂家太多,不如加强市场监管,推动行业自律,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环境,进而为生产向大企业的集中创造条件。特别重要的是,判断一个行业的企业结构是否科学,不能离开特定的时空条件,不能忽视其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满足程度。
  三是,批评重复建设中出现的大量中小企业带来了“规模不经济”的问题。如提出“国际上电解铝厂的平均规模在20万吨左右,而我国平均规模仅2.64万吨”。诚然,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规模大小与企业的竞争力、赢利能力有重要关系。但那种纯粹从工艺设备角度出发测算最佳经济规模的方法未必是完全科学的。国外早就有经济学家对此提出过质疑。我国有关的研究也表明,在不少行业,企业规模的大小与生产成本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如我国电冰箱生产分别达到年产13.5万台、20万台和40万台三种规模时,从工艺设备的角度测算,单台生产成本差额最多不过10元,只占电冰箱生产成本的0.5%-1.5%。再如,从工程费用、其他费用、生产成本、销售收入、投资回收期、生产灵活性、内部管理效率等几个方面考虑,棉纺厂的最佳经济规模不是10万锭以上的大型纺织厂,也不是5万-10万锭的中型纺织厂,而是2万-3万锭的小型纺织厂。轿车行业被公认为最具规模经济特征的行业,国际上推荐的最优经济规模是年产30万辆,最小的经济规模为年产15万辆。但实际情况要复杂的多。我国在1991年、1992年先后成立的一汽大众和神龙富康公司,选择的都是年产15万辆的“经济规模”,投资规模分别达89亿元、130亿元,分别于1996年、1997年建成投产。但到目前为止,它们离设计的“经济规模”还有相当的距离,大量生产能力放空,“规模经济”反而不经济。倒是1985年成立的上海大众,以年产3万辆为“起始规模”,投入少,见效快,一步步滚动发展,1995年达到了16万辆的经济规模。上海大众起始投资规模为10亿元。1987—1995年实现税前利润达66亿元,经济效益十分明显。某报2001年3月20日发表的题为《经济规模为何不经济》的文章,对我国轿车发展中的这两种“规模”的选择和不同的后果进行了分析,认为市场容量是决定轿车厂规模的关键因素。由于我国的轿车市场尚不成熟,是一个需求量很不确定的市场,所以,“起始规模”不宜太大,加之从建厂起到盈亏平衡点这段期间的亏损值与投资规模有密切关系,采用较低的“起始规模”,将大大地降低亏损值和亏损时间。相反,在市场容量不大且不稳定的条件下,套用和追求所谓的“规模经济”,只能导致长期亏损,陷入规模不经济的误区。
  四是,强调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产品积压,而且在少数竞争力强的企业扩大其市场占有率之后,相当一部分企业和设备要被淘汰,“带来了社会资源严重浪费”。用计划经济的观点来判断,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好端端的企业和设备,还有很强的生产能力,还能为社会创造财富,却因为产品找不到销路而被迫关门、破产,人们感到“可惜”,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一个项目成功与否,不应看若干年之后其设备在继续使用还是已经闲置、报废,而是要看其在生产过程结束后是否全部收回了投资并达到了社会平均的盈利水平。用这个标准来衡量,我国这些年“重复建设”中那些后来被淘汰的项目和企业,有相当一部分是很“合算”的,不能用“浪费”评价之。
  五是批评一些地方搞“低水平的不合理的重复建设”,认为新上项目应该是改善品种结构、填补国内市场空白、在技术上具有先进性的项目。应该看到,目前国内一些行业的确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品比例偏小的问题。但是,就某种产品总量供过于求来说,既然是搞市场经济,这种情况就难以避免。从经济发展的历史看,供求失衡所产生的并非完全是消极效应,短缺、过剩、淘汰、平衡,各行各业总是在这样“相对平衡”与“打破平衡”的摇摆中不断前进。至于高科技的优质产品出现短缺,也不全是非正常情况。发展市场经济,总是有来有往,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国家,都不能搞大而全,都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就我国目前的科技水平来说,客观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进口一定比例的先进技术和产品不是坏事。谁都希望在我国的产品总量中增加优质产品的比例,企业家们更懂得这一点。问题在于这有一个过程,更重要的是要制定有利于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增加“高精尖”产品比重的政策。一味地批评和指责是没有意义的。也不能因为企业没有填补市场空白、改善产品结构的项目,就不准上一般性项目或扩大一般性产品的生产。另外,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一提法也是不准确的。企业追求的是经济效益,只要市场认可,能销出去,即使是“重复建设”,也不能说是低水平的。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