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论文中心 >> 文学论文 >> 读后感 >> 正文
  读《苏轼“以才学为诗”论》有感 【字体:
读《苏轼“以才学为诗”论》有感
作者:网络    论文来源:网络    点击数:415    更新时间:2007/5/7
今日有幸读到木斋老师的《苏轼研究》一文,以为学术风味颇浓,收获颇丰。尤其对其中的《苏轼“以才学为诗”论》颇有感想。在第一节中,对“以才学为诗”产生的原因,木斋老师从“历史的进程”,“民族文化心理”,“审美思潮的纵向发展及诗史发展的内在要求交汇而成”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动荡的历史环境,异族外邦的入侵,当政者的昏庸腐败,使得每一位文学家都有一种悲愤积累于心中,他们急于倾吐,表达自己对国家的热爱,对异族的痛恨,对朝廷的失望,唤醒民众,激发世人。使人们追思历史反省现实。于是他们将自己这种基于当时社会环境的情感寄托在诗歌之中,以诗歌这种艺术表现形式抒发自己胸中的块垒。因此,这时就要求他们必须具有扎实的艺术工底和渊博的学识,才能下笔如有神,才能恰当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情思。如果没有才学,话尚且说不明白,又何以谈言志呢?因此,木斋老师说:“危机感客观地促进了“以文为诗”的革新:时代要求诗歌表达对社会、历史、人生的更深刻、更复杂的认识,因而,借鉴散文的章法、句法、字法及不借助意象的表达方式等等就应运而生”。 “‘以才学为诗’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自然形成的,是时代精神在诗歌创作领域里的投影。”   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积淀,持续不断的文明发展,使得各个时期的人们都有着不同的审美情趣,以朴素为美,以思辩为美,以华丽为美,以开放为美,而到了宋朝,木斋老师认为则是以博学为美。“诗人们不再单纯是诗人,这就势必影响到诗歌作品的构成因素和构成方式。诗人的才学势必要表现和反映到作品中来”。正是由于人们对美的不同认识和不同追求才有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绚丽与多姿。可以说,文化和美是具有历史范畴的。各种文化 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与人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超越了这一历史时期,另一种文化必将取而代之再继续发展进步壮大,因此,宋朝以博学为美便就造就了一大批大诗人兼大学者的大文人。对多才多艺的向往便造就了多才多艺的文人,于是便有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诗作。    最后,木斋老师又简单的谈了一下诗歌内在发展趋势对“以才学为诗”的要求,它是对“以文为诗”和“以议论为诗”的弥补,美化与诗化。只有枯燥的内容,空洞的议论是不足以吸引人,令人折服进而欣赏你,赞叹你的。诗词的格律美,艺术美是来源于作者厚重的文化积淀的。看看那“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身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的清莲居士——李白。他那飞流直下三千尺的俊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飘然,欲上青天揽明月的旷放,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壮无不让我如痴如醉地深深叹赏。这正是才华的魅力所在,这份让历史过客尽折腰的才华也打造了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铮铮傲骨。因此,木斋老师谈到“‘以文为诗’使诗歌摆去拘束,‘以议论为诗’在传统的具象方式之外,又开拓了直接抒发议论的新路,这些无疑都有利于随心所欲地表情达意。但是,另一方面,它们又易于使诗歌失去诗的特质,显得松散、不含蓄,而‘以才学为诗’恰是从另一个方面平衡了艺术形式的这种失重。”    在第二节中,木斋老师对‘以学为诗’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认为“艺之成败,系乎才也”。厚积才能博发,因此,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必先要“广学”,“广学,可以使人有才”。博学之后,有所感悟之时,才能有所寄托,才能轻松倾吐而出,出口成章,下笔有神。多学习,多实践,才能克服障碍,迸发出理性的火花,闪现出思想的光芒。    木斋老师又谈到“才学之外,还要有‘识’,要有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和远见卓识”,“有‘识’而少‘才’,就会使诗人艺术修养欠缺,使作品显得单薄”,“有‘才’而少‘识’,就难于提出高论。”人处在社会之中,在享受社会赐予人的种种恩惠,经受着社会对人的种种考验乃至惩罚时,常常思考体味些什么,社会包罗万象,当社会的万千景象被摄入眼底,特别是社会中某一现象触动人的某种感受思绪或与人的个人情感遭遇相通时,电光石火,人与社会产生了神交,物我交融,这时就会引发启迪,产生对人生的一种体验,对人性,对人格的某种认识,这便是‘悟’而悟性则要求人们必须要有识,要广泛地接触社会生活,涉猎前人的诗作,才能提高自我的识见能力,审美能力。要对世事,人生,悲喜,聚散有自己的认识,要能从学问中,窥透人生的意蕴,因而心胸开阔,志趣高迈。要在心田拨下智慧的种子,成长出脱俗的人生。也只有这种傲笑白云的人,才能在蝇营狗苟的浊世中,独自去追寻幸福的梦境。    对苏轼“以才学为诗”的产生原因,理论探讨木斋老师分析的透彻深入,另人信服。的确无学无识,怎么能写出好作品呢?我们也要学习古人的精神,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充实自己,打造自己,掌握真才实学,报效祖国,回报人民。这就是我读了木斋老师的作品后的一点浅陋认识,希望批评指正。  

论文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论文:

  • 下一篇论文: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