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 【字体: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80    更新时间:2007/5/9

平稳过渡,适当创新

——2004年高考语文浙江卷评析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  胡  勤

  今年是浙江省自主命题的第一年,此举关系到社会稳定、考生的切身利益和中学教育的导向。为了确保平稳过渡,命题严格遵照了现行的教学大纲和2004年考试大纲的新精神,继续沿着近几年高考命题改革的思路,仍然坚持“有利于中学素质教育,有利于大学选拔人才”的命题原则,在稳定中略求变化,适度创新。

试卷的内容、题量、题型、赋分与考试大纲一致;试题命制能从教育测量学出发,既追求较高的信度、效度,又兼顾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一、试卷的特点

  1.充分发挥语文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关注社会、关注现实,进一步凸显了语文的人文性。

    作文命题材料直指个人、民族的精神状况,表明命题者对于一个人的基本修养和品质的关注,强调了我们在建设物质家园的同时,应高度重视精神家园的建设。以“人文素养与发展”为话题,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和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

    现代散文的阅读考查更凸显人文精神。材料内涵丰富,设题选点合理,四个小题的设置从各个不同角度,直击作品思想情感的深处。比如文中所引用的“梅妻鹤子”的典故,意在强调人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构成亲密的伙伴关系。再比如第19题要求概括“四十年前后”的环境变化以及第20题要求对“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进行简要分析,都意在引导学生理解人面对自然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2.树立大语文观,力求大气开放。

    选材注重不同领域知识的互相渗透,注意贴近现实,反映前沿信息,体现鲜明的时代风貌。如科技文内容涉及“免疫系统疾病”;现代散文内容涉及环境问题,抒发了对自然环境遭遇人为破坏的深深惋惜之情,表达了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旨,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射到更为广阔的人类生存环境上。又如第六大题语用部分,解释“二十四史”,补写对联,体现了对中国文化的重视。

    主观题的开放性更为突出,这种探索集中体现在古诗词鉴赏题的命题上,尤其是它的第二小题,对有关这首诗表达的内容的两种看法可以各抒己见,这种命题方式反映了命题者对阅读个性的尊重,有利于调动考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3.提倡广泛阅读,鼓励个性化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促使中学语文教学与大学教育的逐步接轨。

    古诗词鉴赏题连续两年选用唐诗命题,今年选择了词的早期代表作——李白的《菩萨蛮》,是期望引起中学生对词的重视。为了打破语文考试答案唯一性的思维惯性,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创新,培养学生的质疑探究精神,试题结构呈开放性;设问注意整体和具体的结合,既要求考生整体感悟、领会古诗词的意蕴,也要求考生从古诗词炼字艺术的角度体会词作主旨和词人表达的情感。

    语文素养的提高与广泛阅读有着必然的联系,为了让学生跳出题海,扩大阅读视野,今年名篇名句的默写避免了生僻的语句,兼顾了诗、词、文三类文体,突出了对思想性强,文化内涵丰富且脍炙人口的名篇名句的考查;同时课内篇目和课外篇目相结合,课外部分增加了篇目,采取一篇一空的方式,引导并鼓励中学生加大阅读量。

    4.抓住了中学语文教育的特点,突出了“语文素养”的重要性,注重考查学生的语文能力。

    今年试题仍然分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科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常见的名句名篇默写、现代散文阅读和作文。突出了读写和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查,并注意了能力层次的搭配。

    试题的知识点、覆盖面符合本省中学语文教学实际,考查内容均为学科主体内容,注重检测考生在当前社会生活实际的具体情境中运用词语的能力,可以较好地检测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文素养。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出现了近几年考查中没有的标点符号题;扩大了词语考查的范围,延伸到一些现代常用语,体现了它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科技文阅读,选择一篇反映某一个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检测考生阅读文章的理解能力、筛选信息的能力和综合分析以及判断的能力。

     现代散文阅读设置了三个方面的考点以检测考生的阅读能力:一是对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二是对概括文意的内容进行分析推断;三是对文章的艺术特点进行评价鉴赏。

    5.减少卷I客观题的题量和阅读量,控制了字数,减少了页数,把阅读文字量放在能力要求高、难度较大的卷Ⅱ主观题中,使易、中、难的题目分布更趋合理,加强了试卷的区分度,既有利于考查学生的语文实际运用和分析能力,也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古文阅读的考查在题型上做了个别调整,即将古文阅读的5道选择题减为4道,增加了古文翻译的文字量和题目的分数,更加注重考查语言文字的表述能力。

    二、试题评析

    概括起来看,2004年浙江高考语文试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注重能力考查;二,贴近现实生活;三,突出人文内涵。  

    通过对试卷的初步分析,特别是结合阅卷中考生的答题情况,我们认为今年的语文试卷也存在着几点不足:

    第19题,重点是考查考生整合信息的能力,立意是对的,但因筛选信息的区间比较明显,整合的难度较小,因而得分较高。题干说“有哪些变化”,而根据提供的参考答案,题干问“各是怎样的情景”更恰当。

    第20题,主要是考查考生领会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以及行文的思路技巧等能力。在语境中“含义”和“作用”是兼容关系,很难截然分开,题干又没有要求分开回答,给答题和阅卷带来了困难。

    第23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以及语句的整合能力。题干的语言不够简明,前一句扩大了思考范围,误导考生答题。从考生的答卷看,许多学生忽视题干中“血液传播”方面“写两条防范艾滋病的结论性意见”,而宽泛地理解为“艾滋病的防范意见”,如“公民要洁身自好”“杜绝性泛滥”等。

    第24题,考对联,能引导中学生重视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有新意。但是对联的出句给学生的思考范围太窄,使对句的难度过大。

    第25题,作文中的一些概念,比如,人文素养、价值观、人文精神等对部分考生尤其是农村山区的孩子来说太深奥了。不少考生偏题的原因与不理解这些概念有关,比如把人文素养简单地等同于举止言谈、知识学历。

    三、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阅卷中发现的考生普遍失分的薄弱点,反映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值得人们重视:

    1.语文基本功的训练亟待加强,尤其应该重视对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筛选有效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书写能力的训练。

    2.要增强学生的整体阅读意识,尤其是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理解、分析和鉴赏的意识。

    3.要加强答题规范的训练,加强语言思维训练;要引导学生多做有深度有广度的思考,切实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做深入广泛的讨论。

    4.要努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注重学生的人文功底,增加学生的积淀。要充分利用语文课外读本,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时文、美文,以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5.作文话题“大气”,但是20多万篇作文罕见大气之作,却不乏空洞之文;命题者想让学生有话说,学生却说不出,说不深。为什么如此多的考生不会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比如浙东唐诗之路、衢州的南孔、宁波的河姆渡、杭州的历史人文底蕴深厚,这些人文的东  西,很少有人写,甚至无人写。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中学  语文教育界深思。

    四、对高考命题的几点建议

    1.试卷的结构和内容是否可以更多一些灵活性,或更富创意。比如主客观试题的比例上,是否可以进一步向主观题倾斜;思维形式的考查上,是否可以减少一些抽象思维形式的考查,适当增加一些形象思维的考查。

    2.科学类文章的选用是否应该更多样化,更重视社科类;现代散文阅读材料除了凸现它的人文性之外,还应注意它的经典性。

    3.作文命题是否应当考虑中学生的生活阅历以及认知水平,在话题的表述方面更加具体,更加感性些。命题者对话题范围的限定,宽窄要适度。对常见话题来说限定过宽,不能有效地防止宿构。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