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高考作文复习资料汇编1 【字体:
高考作文复习资料汇编1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1933    更新时间:2007/5/9
数”……不排除传统方法的可行性,但更无法否认新路的妙处。
泱泱历史之海,荡出了多少个另辟蹊径?

但是种种解题之道,决非浮于事物表面,一目了然。你得动用思想,探寻秘密。即便是“妙手偶得之”,也得有量变的积累。启动联想的发动机,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发散,迁移,你才能由衷地赞叹:“这个世界本来很精彩!”

我们中国人,似乎有墨守陈规的传统。一就是一,二就是二,1+1永远是2,守规矩成了人们眼中最好的美德。
“雪化了就是春天”,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水”。
“临危不惧”,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视死如归”……
血红的大叉,

停手吧,你们可知道,你们在缠绕着怎样鲜灵的魂魄啊!
否认答案的多样性,就是否认世界,否认生活,否认真实。
不愿看到未来的中国,成为小脚般的畸形。

可喜的是,中国也有推陈出新的传统。早在几千年前,《战国策》中就对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陈旧思想进行尖锐的讽刺。
因之,有了商君。
后来,有龚自珍高唱“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现如今,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走的可不是苏联的老路。

新时代在召唤,多彩本来就是这个世纪的主题,我们可得跟上思维的车,叫地球震惊于这个五彩缤纷的新国度。
我又在想:这大概就是西部大开发时不宜建一条公路的原因了吧?有了路有了选择,才会腾飞!
你又选择哪条路!
评点:本文不失为一篇优秀的作文,其构思精巧,反映了作者思维的独到性,中心突出,紧扣题意,行文流畅自然,抒情议论巧妙地融为一体,都为了更好地突出中心,抒发自己的感情。结构严瑾,环环相扣。由棋坛高手间的下棋提出解答是多样化的,紧接着,写曹冲称象和高斯算数列,说明独辟蹊径解决问题才是我们的动机之本,但种种解题之道,得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下便笔锋一转,写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墨守陈规,但马上又写到实际生活,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时代性,总之,这篇文章达到了2000年作文要求发展等级的深刻透彻,生动形象,有文乎,有创新,反映了作者文字功底深厚,知识广博,关注现实世界。
2001年的作文,延续了“开放的话题”这个思路,体现了作文考题“开放性中要有限制”的思想,从内容上加以限制,让学生在“诚信”范围内构思,在限制的前提下,让学生的思维开放,既能使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又防止了过去的猜题、押题现象。它体现了江总书记提出的以德治国的政策方针,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预计以后高考关于道德方面的考题也将是一个积极肯定的方向。
请看以下一篇2001年高考考生的作文:
珍惜诚信
“爸,你怎么可以这样做?你这样做会害死人家,何况也犯法。这事传出去,会给我们的饭店带来损害,我们的诚信会全毁。”我不满地对爸爸
“你懂什么,要是我不这样做,我一天能赚多少?你不想一想,你上大学要多少钱。你还是快去学好你功课,考大学。要是考不上,就不要怪我不客气。”爸说完,离开了屋子。
今天下午,我在家里发现爸爸正用水和酒精调和某种材料,将其倒进带有贵州醇标志的酒瓶里。我知道他一定会将这些酒带来店子卖给顾客饮,这种酒近期一直畅销。这样做,会给爸爸带来暴利,但对于顾客却是灾难,况且这样也会违背诚信原则,这可是商业者最重要的一条。
该怎么办呢?爸爸一定不会听我的劝阻,但任由爸爸这样做,他迟早会走进监狱,越想越害怕。
我决定将这件事告诉妈妈。妈妈听后,大吃一惊,然后才说:“怪不得近期顾客老是抱怨这种酒的味儿不正,生意也因此差了许多,也难怪。我们的诚信没了,生意也差了。”我劝妈妈说:“不如我们一起用行动来挽救爸爸,挽救小店,挽救我们的诚信。”我把我的计划告诉她,她十分赞成。
我和妈妈先到市场购进一批真正的贵州醇,把爸爸制的悄悄调换过来。然后由妈妈监督爸爸,打理小店。晚上,我听见爸对妈说:“今天怎么怪,连最挑剔的常客老王也没对我们酒有意见。”妈说:“有什么怪,我们的都是正品,难道你认为我们酒是假的?”爸赶忙说:“当然不会。”我听后觉得十分好笑,计划成功一半。
接下来,我监督爸爸在家的一举一动。每当他打算制酒,我故意叫我同学来家里玩,搞得爸爸不好意思干下去。
一天晚上,爸爸由店里带来许多好东西,说今天晚上我们庆祝。因为这几天生意好极了。爸爸在席间说生意好全是他的功劳。妈听了笑了一下,说:“恐怕不是吧,要不是我们母子俩将你制的‘好’酒调换过来,挽救小店的诚信,恐怕你现在已经……”爸爸笑了一下,说:“你怎么知道这件事,不过我们也很久没卖那种酒,我也很久没制了。我制得那么多,良心也不安,觉得没了诚信,浑身不自在。”“知错就好,爸,你以后要珍惜诚信,诚信才是你的。”我调皮地说。
点评:本文以自己亲身的经历运用第一人称的手法,记叙家庭中发生的事件——父亲偷偷用酒精假冒“贵州醇”出售,坑害顾客,遭到“我”的反对和抵制。在“我”和妈妈的教导下,终于使父亲改邪归正。通过这个故事凸现了“珍惜诚信”这一主题。文章对题意理解准确,中心突出,紧紧围绕“诚信”二字做文章。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文章构思精巧,记叙生动,善于描写。文章情节的发展,人物的语言和行动,完全符合“我”的身份特点,表现了真挚的感情。
综合看这六年作文题,从形式看,有命题型、半命题型、供材料型和看图作文;从体裁看,记叙、说明、议论、体裁不限都有;从能力考查看,有记叙、说明、议论能力,有概括能力,有联想、想象能力。这些能力考查,都以充分的实际素材为本,必须持之有故,言之成理。可见,这六年的作文考查,相当全面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基本要求。
(二) 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关于阅读考查
近年来,高考作文卷绝大多数题都安排了相应的语言环境,帮助阅读理解。这里主要是指短文阅读。短文阅读的格局已经基本稳定,即是古文、科技短文和文艺(文化)述评(鉴赏)类短文三块。
(1)古文阅读连年高考的古文阅读,内容都是从正面的不同角度讲做人标准的。这有两个好处:其一,古文阅读,已经把着重点从对字词句的理解运用的单一考查扩展到人物的评价、文章观点的评价方面,而且重心落在后者一边。这个方向是对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古为今用,体现了整体阅读的要求。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就能比较顺利地解决这些问题。其二,内容总是文字的统帅,如能把握好内容的理解,理解字词句会方便得多。把握好了内容,就可得“融会贯通”之妙。
(2)科技短文阅读多年来,高考这一块提供的短文所反映的信息,基本上有四大特点:①新——反映了科技新领域、新成果;②尖——反映了新的尖端科学研究情况及其成就;③实——反映了科研工作及其成果的实用意义;④超——既解决了实际问题,又具有超前意识。自然,科研工作必须具有这些特点这些意识。这里所指的是,材料不是科技领域中已经成为历史性资料的东西,也不是已被人们基本了解的东西,而是新的、尖端的、超前的东西,这才是我们应有的关于科技文阅读考查的意识,符合关于学生应有科学素质的要求。一个高中毕业生的科学素质,没有这些实质性内容,就太一般化了,将来的创造,其起点就不会太高。所以,在科技文阅读的方法上,要把握其内容上的这样三个问题:其一,科技成果或信息的实践意义;其二,成果、信息的基本结构、程序或原理;其三,基本的科技、信息的思想观点。
科技短文的行文,其语言及其结构是严谨的,所以,要注意其概念的同一性,即注意同一概念的不同表述形式,还有种属概念的呼应关系,当然也会有概念的交叉关系、并列关系等,这是阅读时应该把握的另一方面。
1997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的科技说明文,选材典范,考点及题型稳定,但题目的综合性较往年有所增强,干扰性较大,并着重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确切理解和文意的归纳概括。例如1997年第21题,语句选自第二段,据其下文所举例子可明确看出,原文强调颅脑中的“所有物质”几乎都可以在肠脑中找到,而A项讲的颅脑中“绝大部分物质”“存在于肠脑之中”,显然“几乎能够找到”与“存在于”的含义是不同的。B项的句意简化后为“颅脑依赖肠脑中的物质进行活动”,这显然也不合原意,因为颅脑是依赖自身的物质进行活动的。D项谈“肠脑中所有的物质”与颅脑赖以运转和控制的物质几乎相同,是扩大了概念的内涵,因为颅脑运作所需相同的物质,只是肠脑中所有物质的一部分。只有C项符合原意。1998年第23题是考查对全文主要信息的理解归纳。A项是对第一段的正确引申。B项、D项分别是对第三段和第四段的正确概括。C项错误在于“已经”一词表述不准确,因为原文中提到“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还只是一种“专家的担心”;后面提到“抗除莠剂的作物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一旦”一词,也只表示将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不表明已经给农业生产带来新问题。1999年第17题是考查对第一自然段(假说)的理解。B项“比较起人类来,冬眠的哺乳动物在更宽的范围里发生了进化”显然理解有误,因为原文阐述的是“在更宽范围的调节性上获得了进化”,没有了“调节性”,该句的意义就差之千里了。2000年第18题考查贝尔奇斯做实验的内容,D项显然不属它做实验的内容,那是做实验后利用得出的原理生产的一种东西,那还在考虑之中,还未变成现实。
总之,科技说明文的选材及题目设计很好地体现了《考试说明》对考生准确筛选相关信息并正确理解句意文意的要求,较客观地检测了考生的阅读水平。此部分在北京地区试卷抽样(共10分)平均分为4.801,也接近一半。
科技短文阅读的答题,主要是从两个角度:一方面能比较准确地概括、提炼、评价其内容及观点;一方面能利用其概念和判断解答其中的问题。再一点,理清其思路、程序及前后联系也是重要的。
(3)文艺(文化)述评(鉴赏)类短文阅读这一类阅读恰与科技短文阅读互为“姊妹”,完整地体现了关于“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选文都是课外的,对考生而言都是新的。
阅读思路步骤和科技短文相似,其大前提是需要从整体上把握内容,把握内容要旨和文章观点,进而具体把握相关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因为这类短文都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文化特色浓郁,所以,还要注意其题目特色及其与文章的密切联系,例如《世上最美的坟墓》的“美”,《贝多芬之谜》的“谜”,就都应该认真理解,搞清其全部内涵及其精要。再一点,理解其中的修辞特色和修辞意义。这些,都是我们平时学习文学性课文的基本方法。这类阅读,多年来一直保持着一种变动不大的测试形式,那就是要求考生在规定的字数里,能准确概括定义、解说概念,或者利用原文材料组织答案。例如,1995年的5道题中有3道,1996年5道题中有4道,1997年5道题中有2道,1998年4道题中有3道,1999年4道题中有1道,2000年4道题中有3道,比例是相当大的,2001年的21和23题。自然,如果不能整体把握材料,对其中所介绍和评论的东西界定不了,其思想观点不能理解评说,就不能做到准确、规范、清晰、连贯、得体地回答问题,这就需要提高阅读理解、提炼材料的能力和最经济地组织材料的表述能力。
1997年Ⅱ卷大阅读题的材料节选自郁达夫《〈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作为散文集的导言,作者在文中阐明了自己对散文的一些看法,兼及对先前散文的分类、内容和形式的评议,是一篇破立结合的评论文章。由于采用填空、简答(限字数)和多选的题型,弥补了客观题的不足,考查了考生准确理解和简明表述的能力。由于阅读中填空简答是考生的弱项,因此,这部分得分率较低,1997年北京地区抽样(共20分)平均分为7.06,得分率只有1/3强,其中25题(共4分)平均分为0.97,得分率仅为1/4弱。此题要根据文意与散文文体的有关知识作答。“心”是“散文最重要的内容”,“照中国旧式的说法,就是一篇作文的意图”,那么现在通常就称之为“主题”或“神”了。“体”是如何能把这种“心”尽情地表现出来的最适当的排列与方法,这里的排列应是我们现在常谈的行文结构与层次,“方法”应是指谋篇之法,二者合起来叫“表现形式”。“文字的新旧等工具问题”中的“文字”应是指“语言”,“新旧”自然指“白话与文言”,关键是要抓住“工具”一词,这样就不会理解为诸如修辞等其他事物。此题踩不上要点同理解不确有关。而第28题是属多选的区分度题,审题很关键,其中选答E项的较多,原因是没有看清题干“关于中国新文学的散文的‘心’”这一界定范围。
1998年的阅读材料为宗璞的散文《报秋》,作者借赞美玉簪花,抒发自己一种悠然自得、面对现实的人生态度。本题的题型设计也分为填空、简答和多选三种类型,主要考查考生对散文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及整体把握能力。其中第29题,考查对文中反复使用“便”和反复使用“领取”的理解,北京地区抽样得分率很低,只有1/4强。这道题的解答不仅要求学生对词语的锤炼及表达有一定的功底,还要求学生对全文的主旨有深刻的理解。
1999年的阅读材料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散文《创造宣言》,倡导人们用自己的汗、自己的血、自己的心、自己的生命去“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认为处处天天人人都能创造。其中第22题,考查对第四自然段中“刀法如果用得不对,可能万像同毁;刀法如果用得对,则一笔下去,万龙点睛”比喻的理解。许多考生将“刀法”的本体答成了“教材”、“课本”、“辅导资料”等,显然是没有认真阅读原文或理解能力有限所致。
2000年的阅读材料为鲍昌的散文《长城》,抒发了一种爱国之情,显示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表示了对祖国改革开放的信心。2001年的阅读材料是散文《门》,作者笔下之门,有的实实在在,有的则赋予象征意义:实在的“门”是读者最熟悉的,拉近了作者与读者的距离;象征意义的“门”,蕴涵深刻的道理,给读者以极大的启迪,这两年此种题的题型设计分为简答和多选两种类型,考查学生对散文的分析能力、赏析及整体把握能力。其中第24题,考查对该篇散文赏析正确的两项,要是没有从整体上去分析、把握文章,很容易选错答案。
总之,提高阅读能力仍是目前中学教学急需解决的课题。目前仍应训练学生在语境中去准确理解词、句、段,进而整体把握全篇,其中分析理解、辨别筛选、归纳概括等中层次的能力仍应是重点。
阅读这类文章,还会牵涉到和语文有密切联系的各种知识,这是学语文的知识面和长久积累的基本功问题了。
阅读材料除了这三类外,政治、经济类短文也不要排除。面对改革开放,我们除了应具备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还应有政治经济方面的素质,要有政治经济头脑。好在相应知识,高中都已学过。所提供的阅读材料,如有不懂的概念术语,会附注释,不必考虑。至于阅读解答,当与上述思路相去不致甚远,不会有什么为难之处。
2.关于文学欣赏
文学欣赏能力考查,近几年略呈现加强的趋势。多年来这类题差不多都是以古诗为材料,1995年、1996年由词而曲,1997年、1998年又回到诗(2首),其中1997年不同的是采用两首唐诗,进行对比阅读,无疑又增加了难度。1999年、2000年和2001年都考查了对新诗的鉴赏,这3年中,只有2000年新诗出了两道题,古诗出了一道题,从而将题量增加了三道。估计2002年的变化不大。一般说来,文学欣赏题取材会是篇幅短小的东西,不会用篇幅较长的材料,因为从要求上说,只是能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形象和技巧”,所以不会占很大的比重。这个要求,是我们解答文学欣赏题的一个基本尺子。
解答文学欣赏题,仍是要把握所供材料的整体内容,不宜孤立地就题解题找答案。
以1995年李清照《如梦令》而言,投入地吟诵几遍,就可以看到李清照那活脱脱的爱惜海棠花的情态。一夜风雨,清早醒来,第一件事就是问侍女“海棠花怎样了”。其实诗人早已料到,对侍女那不满意的回答,你看那急切的责备,惜花之情跃然纸上。
1996年元曲,可以联系《三国演义》去把握全诗。连贯一读,作者推崇诸葛亮的感情很明朗。诸葛亮在诗中像巨人一般矗立,前面的“曹公”和“紫盖黄旗”对他只是陪衬,“鼎足三分”就是诸葛亮赤壁一场东风决定的。“曹公”被赶走了,孙权的“一分江东”难道不是诸葛亮信手扔给他的么?可见这元曲的情感倾向,和罗贯中创作《三国演义》完全一致。
1997年的唐诗两首皆是描写洞庭美景,细品起来,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入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1998年贾岛的唐诗《题李凝幽居》,相信许多考生都有似曾相识之感。诗中首句“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第二句“僧敲月下门”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1999年艾青的新诗《我爱这土地》,托物言志之情溢于全诗。作者未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语而用“嘶哑”来形容鸟儿鸣唱的歌喉,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执著的爱。全诗抒写了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作者对光明的向往甚而不惜献身之情。理解了这些,考生在解答第10小题时,对“我”的理解就不那么难了。
2000年郑敏的新诗《金黄的稻束》,全诗以“金黄的稻束”为中心形象展开联想引起话题,通过对稻、路上、天空、远山等多方面的联想,表达了这样一个中心——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抓住了这个中心对这首诗的理解就变得容易了。
2001年臧克家的新诗《海》,诗人用平实的语言,分别从视、嗅、触、听觉四方面写出了他对大海的感受,形成全诗的发展层次,他将自己的感觉加以升华,使大海人格化、生命化,向我们展示出大海的整体形象。
从上面几年的题目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到,解答文学欣赏题:①仍要整体把握,从语言形象和技巧的理解上着眼,不拘泥只言片字;②尽量结合相关资料,或者借助诗中情景,作联系、联想、迁移、揣摩,帮助打开思路。
3.关于文化知识
多年来,文化知识也是常规考查的内容,不妨以1994年至1998年的考卷为例,加以简单列举。1994年第8题考了人的敬称,占2分;“古文阅读”中第13题的“白衣时”,考的是服饰与社会地位知识,占2分;第14题考了人的代称“某”、“某公”,占2分;第16题“以赭染衣”,考的是服色,占2分。满分120分,而“称谓”、“服饰”两类占8分。1995年第10题文言文中出现了历史人物的姓氏名讳,而“文言文阅读”第14题一题,就涉有家事、人称、官爵、时间四方面的文化知识,满分150分中占6分,略有下降。1996年“古文阅读”第13、14题涉及饮食、职官的知识,虽不是所考的知识点,但却是所考知识点的理解条件,等于考了;而第30题填空,就有典籍、文具、科考、纪年四方面知识,占分虽不多而涉及面广。1997年“古文阅谈”第15题有关于人物称谓的知识;第30题也考查了关于地理、史书、戏曲等方面的知识。1998年第13题考查了关于吏制、纪年、科考、称谓等知识,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容。
所考到的文化知识,绝大多数是中学全12册语文课本中已经学过的,即使没学过,作为高中毕业生,差不多也不是生疏的东西,是应该知道的。
文化知识往往较集中地见于重要的和篇幅较长的文言课文中,它们都是反映我国历史传统中方方面面实事实物的东西,是实词的一部分,名词占绝大多数。因为都有特定的实指意义,所以应该单列,作答时应该准确,不宜混淆,例如前几年考过的“江左”、“江表”、“寒食”、“望”等,例如《曹刿论战》等中的车马知识,《鸿门宴》中的地理、座次知识等等。一般实词可以通过理解文句获得答案,而文化知识类实词需要搞准弄清,才得要领。
虽然1999年、2000年、2001年这三年高考取消了对文化知识的考查,但笔者认为,文化知识作为语文基础知识的一个重要部分,考生在复习时还应作简单的了解为好。
4.关于语言表述
多年来高考语文卷,表述能力的考查一直是重点。除了作文之外,大约有以下形式:①给无标点文字加标点,或者标点残缺部分补标点,这其实是考语义语感的判断能力的一种形式;②从个别字词的读音,或语气、语势,或节奏,看处理语句的能力;③改换句子的用途、语气或者结构,例如长句改短句,短句集长句;④辨析歧义句或者转述句子意义;⑤判别或修改病句;⑥选择实词、成语或关联词,鉴别使用不当的实词或成语;⑦为句群或短文前补或后续或中嵌句子,使之衔接自然;⑧修改或拟写常用应用文;⑨用材料中内容,限制字数,要求勾勒概念或解释概念,或回答问题;⑩用文字表述数的关系。第10种形式,只有1995年的第31题出现过一次,但可能是不少考生语言表述能力中的一处弱点。
这里,想重提一下1994年的第21题,原题照抄。
【例1】  “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①另举一个事例;②句式与标有~号的一句相同”。“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历史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        ”
这道题十分典型地告诉我们:读题必须注意严密。
要求:①是“另举一个事例”。原题是个演绎推断句,大前提说的是“杰出人物”,已给的小前提是“李时珍”,因此续句(也是小前提)也必须是具体的杰出人物,而不能是群体形象。而“非同寻常的努力”和“辉煌的业绩”。续句内容也必须体现出来。续句的结构要求与原句小前提相同,就该找出相同点有哪些。再看1998年第33题:
【例2】  “仿照下面两个比喻句的句式,以‘时间’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书籍好比一架梯子,它能引导我们登上知识的殿堂。书籍如同一把钥匙,它将帮助我们开启心灵的智慧之窗。”             
再看1999年第27题:
【例3】  “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诞辰。五十年像一条长河,有急流也有缓流;五十年像一幅画卷,有冷色也有暖色;
             ,             ;五十年像一部史诗,有痛苦也有欢乐。长河永远奔流,画卷刚刚展开,             ,史诗还在续写。我们的共和国正迈着坚定的步伐,跨入新的时代!”
下面再看2001年第26题:
【例4】&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