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高考作文复习资料汇编2 【字体:
高考作文复习资料汇编2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157    更新时间:2007/5/9
”的范围,这就如同“他是学生”不能反过来说“学生是他”一样。
在议论文、说明文阅读中要重视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绝不是要同学们去掌握一些逻辑术语,而是说在阅读训练中要提高自己判断、推理的能力,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3.在写作训练中发展思维,提高能力
写作能力结构要素大体为:①审题能力;②立意能力;③搜集材料的能力;④选材和组材的能力;⑤语言表达的能力;⑥修改作文的能力;⑦选择体裁的能力。这些能力都是思维能力在写作上的体现。在写作训练时要特

别注意对良好的思维品质的训练。良好的思维品质包括:思维的准确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创造性。许多失败的高考作文并不是因为语言表达水平低下,而是因为在思维品质方面有所欠缺。1995年高考要求考生就寓言诗的寓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有相当多的考生,思维品质较差,不能从事物的相互关系(写的互相攻讦)上整体把握寓意,抓不住寓言的实质,于是就只有从“好高骛远还是志存高远”、“不做燕子似的懦夫”、“外在美和内在美”等方面立意成文,从而导致作文的失败。下面仅从审题立意能力训练方面,谈谈如何提高思维品质。
(1)审题能力的训练,要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敏捷性
命题作文的审题,要准确地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例如《习惯》,有的考生写道:“雄鹰高飞,骏马奔驰,姑娘爱漂亮,小伙爱潇洒,各人有各人的习惯”。显然,他这里写的都不是习惯,前两种是动物的习性,后两种是人们的爱好,如果在审题时注意揣摩“习惯”的含义(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就不会跑题了。还有一类命题比较含蓄,例如《学会说“我认为”》,有的学生认为题意是“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见解”,这种理解不全面,因而也就不准确。“学会说‘我认为’”隐含的信息是过去不会说“我认为”,包括不敢发表独立见解和不善于发表独立见解两方面意思,因此,对题意准确的理解是:要培养自己敢于和善于发表独立见解的能力。还有一类命题牵涉到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今天”和“明天”》,那就是运用辩证思维的方法来审察。首先要敏捷地注意到引号在此处表示“今天”和“明天”具有特定的含义,即“现实”和“理想”。然后分析二者间的关系,“明天”是“今天”努力的方向和动力;“今天”的努力是使“明天”变成“今天”的保证,否则“明天”永远是“明天”。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首先要读懂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这与阅读能力密切相关,此处不再赘述。这里要强调的是明题意、明范围、明重点、明要求。思维一定要全面、准确,不能有一丝疏漏。下面以1992年高考31题为例加以说明。
【例16】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写一篇记叙文。记叙他们中的谁又怎样回来清理这个地方。
要求:①选写“运动鞋”、“红雨衣”、“伞下的一对”都可以。②推想合理,符合材料设置的情况和人物的思想性格。③符合记叙文的要求,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④“我”不再出现,用第三人称写。⑤题目自拟。⑥不少于350字。
首先反复读题,全面、准确地把握题目给我们提供的信息:
第一,写作前提是“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加以设想”,这就是说设想的依据是材料,不能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第二,文体要求。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注意是“一篇”,而不是片断。因此,写成的记叙文要独立成篇,并非对原材料的续写。这一点,那年许多考生疏忽了,写成了续写而导致失分。
第三,写作对象是“他们中的谁”。这就要求只写一种人物,而不能个个都写。这一点有的考生又疏忽了,写了三种人都回来清理这个地方,这就违背了题意。
第四,写作重点。注意题目是说要记叙“怎样回来清理”而不是“回来怎样清理”,因此重点要写“怎样回来”之上,而不是回来“怎样清理”之上。有的考生没有看懂这句话,花大量笔墨去写回来后如何如何清理,而对“怎样回来”的思想斗争过程一笔带过。作文失败是必然的。
“注意事项”是题目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明确了写作要求,同样要逐项研究,万万不可忽视。那年,有的考生写作没有突出人物的心理行为和事件的经过,有的仍用第一人称写,有的不拟题目。
试就下面作文题进行审题训练:
△俗话说:“道德像月亮,在黑夜中才显得更加明亮。”据此立意联系实际,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600字。
△她走了,永远离开了我们,可她书桌上留下了这样的座右铭:爱一种不可能出现奇迹的生活,要勇气;爱一种难以回报的事业,要天真。
以此为开头,续写成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人物的职业、性格要与座右铭一致;②符合记叙文的要求,以记人为主;③自拟题目;④不少于600字。
△某班举办辩论会,辩题:人与猪谁聪明?正方:人能创造财富,猪不能。反方:猪能享受人创造的财富。正方:猪养肥了被人宰杀。反方:过把瘾就死,足矣。最后反方在辩论中竟占了上风。
以此辩论会发表评论,注意联系青少年思想教育的实际,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
(2)立意能力的训练,要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立意的思维过程是一个“聚敛思维—发散思维—聚敛思维”的过程。首先,通过聚敛思维(集中思考)对题目有一个整体的想法;然后发散思维,从不同角度去立意;最后选择一个角度,集中思考,提炼中心,使之深刻。这就要求思维具有灵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例17】  阅读下面的材料,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薛谭学讴秦青,未尽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效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首先对材料集中思考,把握整体意思:薛谭学唱歌浅尝辄止,后经老师(秦青)教育,改正了错误。
然后,多角度思维立意:①从薛谭“辞归”的角度立意:切勿浅尝辄止,骄傲自满。②从秦青“弗止”,“抚节悲歌”的角度立意:要讲究教育方法,善于诱导。③从薛谭“乃谢求反”的角度立意:要知错就改。④从薛谭“终身不敢言归”的角度立意:青出于蓝,还要敢于胜于蓝。
最后对四个角度进行比较:①、③流于一般化,缺少独创性;②具有独创性,联系实际很有意义;④具有批判性和独创性,薛谭从自傲变成自卑,走了两个极端,很有批判意义。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选择一项集中思考,使立意更为深刻。
又如,1991年高考作文,要求把圆想象成一个物体,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想象作文。这对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思维)、独创性、深刻性都有较高的要求。许多考生思维缺乏灵活性,看到题目中举了“满月”的例子,就只能想到“太阳”,多数作文都是写太阳的,哪有独创性呢?现实生活中圆的物体举不胜举,为什么想不到呢?一是不敢想,一是不会想,思维的灵活性也就没有了。会想,就是要学会多角度思维,就拿圆的想象物来说,从自然的角度看,有太阳、地球、向日葵、荷钱,池塘、山洞,甲鱼壳、小鱼虫等等;从生活用品的角度看,有草帽、锅、水盆等等;从吃的角度看,有月饼、西瓜、苹果等等;从体育用品看,有篮球、足球等等;从纪念性用品看,有花环、纪念币等等。总之要善于从不同角度去想象。有的考生写“父亲的草帽”,从对草帽的描写中透露出对劳动人民勤劳、俭朴的敬意;有的考生写“高山下的花环”蕴含着对卫国烈士的赞美;有的考生写“地上的一枚硬币”,呼唤艰苦奋斗精神的回归;有的考生写“一口水井的变迁”,讴歌改革给农村带来的变化。这些立意在联系实际方面都注意了广度与深度。这些作文,想象具有独创性,立意具有深刻性,理所当然获得高分。
立意深刻,还应注意哲理的表现。高考议论文题目无不包括着深刻的哲理。如1990年高考关于对玫瑰园看法的议论,包含了看问题要抓主流的哲理;1991年的“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包含着内因与外因关系的哲理;1992年对材料中人物思想行为的议论,包含着树立社会公德,要从我做起的哲理;1995年根据寓言诗,联系实际,写议论文;1998年举出实例,写一篇关于考生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的文章,都富有丰富的哲理。因此在写作训练中除了加强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之外,还要加强辩证思维的训练。
试就下面作文题目,进行立意训练:
△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
有位木匠,善制桌子。他不仅把桌子的面板刨得十分平整光滑,而且连抽屉的背板、底板都刨得十分平整光滑。有人劝他:“抽屉背板与底板别人又看不见,何必刨得那么光滑。”他说:“别人看不见,我却看得见。”
△阅读下面格言,完成后面两题。
不仅自己前进,而且能带着其他东西前进的,是水;
能穿透岩石,冲决障碍的,是水;
既能载舟,又能覆舟的是水;
能包纳万物的,是水。
①模仿上面格言,写四句关于“火”的格言。
②以上面格言中的一句为题目,写一篇记人为主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假如你正在电视前看一美术片:古时候一个小伙子来到一个杳无人烟,山青水秀的地方落户。他开荒种地,伐木盖房,不到一年就丰衣足食了。他的同乡得知后纷纷搬迁到这里来。
看到这里,突然停电了,节目中断,等到来电时,屏幕上青年的房屋着火了,他冲出火海,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短片结束了。
请想象中断的故事情节,并补充短片的结尾,写一篇完整的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完成后面两题。
绵羊下海经商。开理发店,竟把刺猬的刺烫卷了,刺猬大哭;开洗染店,竟把乌鸦的黑色羽毛染白了,乌鸦很生气;开饮食店,竟给狐狸送上炒青菜,狐狸砸了店牌。
①任选三个情节中的一个,描写绵羊的心理,以及动物间的对话。字数200左右。
②根据这则寓言,自选角度,联系实际,写一篇议论文,自拟题目不少于500字。
(四)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全面提高语文素质和能力
要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和能力,就要建立大语文的观念。在高考复习中就要注意将小课堂与大社会结合起来。一方面抓好对中学语文教材的复习,一方面拓宽生活面、知识面,吸收与语文相关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知识,从而发展思维,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和基本素质。
第一,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要注意用现实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语言材料。
1995年高考选取了关于学习《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关于证券交易所、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某地区女职工增长人数和增长率等材料;1996年高考选取了关于乱办学的招生广告的材料;1997年高考选取了关于出版社1997年社科新书征订单、关于储蓄所吸收储蓄、关于城市交通拥挤状况及整治措施、关于人民币的使用等材料;1998年高考选取了关于山西假酒案、甲B球队聘请外籍教练、球员转会、上海鲜牛奶市场降价、美英两国军队在海湾集结等材料,2001年选了中美撞机事件,雷锋塔地宫的发现,关于申奥的材料等,试题富于时代气息和现实感。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从生活中选择活生生的材料,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二,阅读能力的提高,要注意选择那些富有教育意义和有助于提高文化素质和文质兼美的文章。
第三,写作能力的提高,要注意关心时代、关心社会、关心人生,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缺乏生活,“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考生是难以写好作文的。在总复习阶段仍坚持看报、听广播,注意汲取有益素材,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目标复习建议〕
提高总复习的效益,一是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一是要有科学的复习安排。我们将就这方面提出几点参考意见。
(一)认真学习《教学大纲》及《考试说明》
《大纲》是编、教、考、评的“基本法”,高考命题是“以《纲》为‘纲’的。”要逐条学习,并且要吸收《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所反映的语文教学新观点。
《考试说明》从考试的角度作了一些具体规定,对于命题有“法规”效用。《大纲》是针对高中“毕业”提出的“低限”要求,《说明》则着眼于高校“选拔”的“高限”。
只要高考录取的形势(升学率)不变,考题的难度就不会因提倡“降低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而有较明显的降低。
命题范围不会超《纲》和《说明》,但凡是具有弹性的要求,命题一般是就高不就低的。
(二)认真学习高考试卷
认真研究三五年来的高考试卷,会寻到命题的轨迹,“预测”其走向。试卷的总布局、各题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角度、答案、评分标准都应该研究,以提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特别是它的“导向”。
研究试题试卷,不要热衷于它的“新”、“巧”和争议的“瑕疵”,而要把焦点放在试题的“稳定”性部分。
近年来试卷的“稳定”性部分,可概括如下:基础知识重在“理解”、“运用”,测试频率较高的是“长句”的部分;文言文考题中,实词的考查多于虚词的考查,关键性语句的理解与全文的整体把握紧密相关。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概括、评价立足于“鸟瞰”,难度较大。现代文阅读中科技说明文选文往往是“超出”理科的“大纲”范围,偏重于高科技知识的介绍方面。但考题的设计,并不着眼于科技知识,而是“语言”方面,诸如:指代对象、句意理解、句意关系、全文的概括、语言表述方面的变化等。一般现代文阅读(二卷中)的考查除上述“语言”方面要求外,还会涉及层次的分析、意义的分析归纳,以及对全文或某一方面的评述。主观性试题,表述方面的要求较高。作文题从内容看,往往回避社会热点问题,要求联系实际写真情实感,以思维能力、语言能力的考查为重点。
研究试卷,但不要机械模仿,尤其不要一味追求形似,追求“新”、“巧”。
(三)有效地使用课本
考题不考虑“直接”从课文中选材的比例,个别默写题可能涉及一点儿,但复习中决不可抛开课本而热衷于复习资料或社会流行的种种试题。
复习时使用课本,不要只限于“基本课文”,“基本课文”对高考命题没有制约作用。
可选择有训练价值的课文,作为复习训练的素材。
所选课文,应仅突出某一两点,落实训练,不必面面俱到,不妨按文体确定几篇课文,作重点复习;其中,文言文中的较长篇目,可重点复习,基本要求应是熟读。
有效使用课本,应做到“五读一记”。五读,就是读提示、课文、注释、课后思考和练习、单元知识和训练;一记,就是对文中的文学、文体、文化常识作分类记录。
(1)读提示,在于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写作特点是怎样概括出来的。因为提示中涉及到的内容是编者阅读的结果,它可以帮助我们阅读,但不能代替我们思考。所以在复习中读提示,就可以检查自己阅读的水平与能力,看看自己读完课文后,能不能也概括出这些要点。根据规律,阅读文章如能抓住中心去读,就会快速准确,事半功倍。而对艺术特色的了解和品味,还会逐步提高我们的鉴赏能力。
(2)读课文(不是看课文),主要是准确认读和理解文章中的汉字、词语、成语、长句,以不断形成对现代汉语的语言感悟能力。在阅读中还要注意揣摩体会标点符号的使用,关键语句的运用,段与段间的过渡,首尾的呼应和主题的深化;背诵一些典型的事例和名言名句,以便在写作中学习借鉴和运用。
(3)读注释,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高考出题虽然脱离课本,但所涉及到的知识却是指向课内的,这些知识常常出现在课文注释内。
【例18】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这道题的答案,就出在课文的注释内。课文《六国论》的注释①清清楚楚地写着:“苏洵,字明允,宋朝眉山人(今四川眉山县)。”如果读了提示,解题不是手到擒来吗?
(4)读课后“思考和练习”。思考练习可以直接检查我们的阅读结果,看是否真正读懂了,能否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解决练习中的问题。坚持做这样的练习,必将提高阅读能力。另外一些高考题目,也出自课后思考和练习。如1990年第22、23题:
【例19】  “忽一日,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个人闪将进来,酒店里坐下;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22.文中的“一个人”(军官)是指          ,“又一人”是指          。
23.作者没有直接说出这两个人是谁,而是通过          的观察来进行叙述的。从写作技巧和表达效果两方面来看,这样写可以          。
在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后,就有这样的训练。练习引用陆虞侯、富安、差拨放火烧了草料场,躲在庙门外观火的片段,要求我们思考这当中“作者没有交待哪段话是谁说的(这是很有道理的,想想是什么道理)”。如果在完成课后练习时,我们懂得这种写法是为了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那么再解决这类问题就不会有什么困难了。
(5)读单元知识和训练。因为单元知识有步骤地讲解语文知识,从字词分析、句意理解、表达方式、段落阅读、鉴赏比较到文体常识、文学发展史、古汉语特殊语法、古代文化常识等等,讲解细致、覆盖全面。掌握好每个单元涉及的知识,高考语文就有了把握。另外高考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题目,许多都出在这里。如1995年的第10题,1997年的第15题,1998年的第13题,考古代人物的称谓,其中所有的提法都出自单元知识《学点古代文化常识》一文。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单元知识里有三篇很重要的文章,即《我国的古典文学》、《我国的现代文学》、《学点古代文化常识》。这三篇文章应该经常阅读背诵。
一记,就是对“五读”中的有关内容和知识,分成作家、作品、古代文化常识等类别作笔记。在这三大类下,还可以分成若干小类,如将古代文化常识分为:古代的记时方法(纪年、四时、节气和节日等)、官职、科举制度(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等)、一些特定的称谓(六艺经传、四书、五经、前四史、叙事诗双璧等)、地理方位(江东、道、路、府、关外、山东、河北等)以及古人的姓名字号(姓氏、字号、谥号、外号等)进行记录;将作品分为中国的、外国的、属于何种文体等来记录。这些内容,要“时记时诵”,不断强化记忆。
对上述内容,可按照每月复习一册书的计划进行,这样在高三第一学期,就可以把五册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地“梳理”一遍。然后在寒假里,再重点记忆笔记的内容,并提前阅读、整理第六册。
(四)重视文言文的朗读与整理
朗读为的是形成强烈的语感。使自己拿起文言文,就能像说话似的熟练自如地朗读文章,即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语气、理解文意。这样,我们再读其他文言文时,才不会因断句、语气等理解不对而曲解文章。有人说,文言文是第二外语,这话一点不假。只有读得非常通顺,才谈得上理解。因此,我们每天应有半小时左右的时间大声朗读学过的文言文。
整理为的是对古汉语特殊语法和句式有一个系统的把握。高考中虽然不考“词类活用”、“古汉语特殊句式”等术语,但考题设置常常与之有关。所以在读文言文时,应注意分类整理活用的词语、特殊句式、固定结构、固化词语、成语等,以帮助我们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当然,高考考查的重点,在于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而这种理解把握能力,是以把握字词句为基础的。
在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有些应该特别重视。如选自《左传》、《战国策》、《史记》、《资治通鉴》的文章,还有一些气势磅礴的短文,如《六国论》、《过秦论》、《阿房宫赋》等,都应反复诵读,直至记忆。这对我们的阅读和写作大有裨益。
其次,每日应背诵1~2句名言名句。
(五)努力提高写作水平
提高写作水平至关重要,因为作文占高考总分的40%。对记叙文来说,选材角度的新颖、语言的生动有趣最为重要;对议论文来说,认识分析深刻、语言的准确有力最为重要。总之,作文复习的重点在于提高认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可以用历年的高考作文题作例子,看看自己会不会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分析材料,能不能选取新的角度来写作。同时找一些优秀作文作参考,体会学习其成功之处。坚持作一些分解性的练习,如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某种物体的想象描写;概述材料、推出论点——写开头,为中心论点设置分论点——写提纲,排比式举例、比喻和对比论证——写段落等等。使自己的思维和表达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最佳状态。
(六)有效地使用练习
适当补充一些练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必须让“练习”有序地安排穿插在复习计划之中,以计划带练习,而不能以练习“代”复习。
对于大量的练习,要精心选择。可以说,没有一份现成的练习可保证“得高分”,可作“秘诀”,可为“冲刺”“最佳”题等等。最好能选择某些练习中最适应于自己使用的精华部分。
使用练习,更多地重视分类的练习,以求把握规律,提高能力。
使用练习,必须弄清练习的测试目标、立意、设问的角度、误区的设置、走出误区的办法,解题的思路尤其要讲清楚。课内的练习勿求多,但要求精,多做基础性试题,少做高难试题。
练习的难度要靠拢自己的实际。即使从高考的角度,偏容易的试题也总要占到20%,中等难度的约占60%。(注:通过率为40%~70%,即难度0.40~0.70的试题为中等难度,余可类推)抓难题对于多数考生来说,往往是不甚了了,往往产生畏难情绪,不知所措。抓难度大的试题也往往很费时间,挤占了抓容易试题、中等试题的时间,岂非得不偿失?
(七)正确区分不同的“考试”
总复习期间会有大大小小的种种考试,对于这些考试的性质、规模、试题的设计都应该有明确的区分。
平时的考试,应主要着眼于“训练”,而不要过分追求“向高考靠拢”。内容要与复习的要点一致,以检查缺漏,改进教与学。难度要合理,既让学生看到学有所得,又能明确差距所在。难度过大,打击学习积极性,丧失应考的自信,能力也就很难提高。
大型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全面“检测”。可达到全面了解自己,指导报考的目的,同时让自己有一点“实践”的技术、心理准备。
往往会见到北京市、各省市一级的“模拟”练习,质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