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字体: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219    更新时间:2007/5/9
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答案】C
    【分析】第12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的一般用法。能力层级为B级。
    这道题采用给出四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考查异同的方式。设置这道题是为了考查考生对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用法的辨析能力。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想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知识与现在需要掌握的新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原文外,其余4个全部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用例时,我们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这样做便于考查考生对于知识进行迁移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A项中的两个“为”字,从词性上看均为介词,从语法意义上看,均表示被动;所不同的是前者系“为……所……”式被动句,后者系“为”字式被动句,但两个“为”字却是完全相同的。“身死同灭,为天下笑”选自欧阳修的《伶官传序》,不仅是传世名篇,而且也是教学中要求背诵的内容。B项中的两个“以”字均为连词,表示前面的行为以后面的内容为目的,其意义和用法也完全相同。“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出自《史记·项羽本记》,课本节选后篇名改为《鸿门宴》,是多年以来中学语文课本持续选用的名篇,学生自然不会陌生。D项中的两个“因”字有连词、副词两说,但不管哪一种认识,均表示“于是、就”的意义,表示承着前面的事情而出现后面的行为。从所给两例看,是完全相同的。“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出自课文《孔雀东南飞》,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长篇叙事诗,不仅有广泛的影响,而且也长期被选用为中学语文课文。C项中两个“焉”字有不同,前者用于句末表示一种直陈语气,而后者在表示直陈语气的同时,还兼表“(问)于某人”的意义。这种“焉”字通常称为兼词,即表示“于+是”的意思,这也是中学文言文教学中有关虚词的一个重点内容。“犹且从师而问焉”出自韩愈的《师说》,《师说》名气之大已毋庸多言,相信考生决不至于不熟悉。本题的要求也是选出“不相同的一项”,那么正确选项当为C项。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与“忠于唐”的一组是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答案】B
    【分析】第13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当然,这只是一种考查形式,实际上它是以考查学生对句子的理解为基础的。能力层级为B级。
    这道题从形式上看同以往多年有了一些改变,这是由阅读材料的自然条件决定的。以往多年采用的是给出6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选出与某一个中心意思有密切关系的一组。本年度有关裴矩的阅读材料讲到了他“佞于隋”与“忠于唐”两个方面,因而考查时也要求筛选与这两点有关的信息。在编制试题时,采用“佞于隋”与“忠于唐”的文句结合编组的方式,要求选出分别表明这两点的一组。解答这类试题的思路应当是,将所给例句逐句进行分析,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句子,然后再对照编组情况进行判断选择。A项中的上句“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主要是夸耀隋朝的强盛,目的在于慑服戎狄,让对方产生敬畏之情,应当说与“佞于隋”有相当的距离。A项中的下句“此人受赂,诚合重诛”,是裴矩面谏唐太宗之前的一句过渡性的话语,在文中只是起一种“且让一步”的作用,与后文谏劝是不同性质的内容,也不能表明他“忠于唐”的言行。B项中的5句“凡所陈奏,……矩辄以闻”虽然出自隋炀帝之口,却是表明裴矩善于迎合炀帝意旨的特点,是完全符合“佞于隋”这一筛选信息的要求的。B项中的下句“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是裴矩面谏唐太宗时说话的核心内容,正是他“忠于唐”的实际表现。这两句符合题干中的要求。C项中的上句“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是说裴矩明哲保身,全身远祸,尽量讨好别人而避免树敌,也谈不上是“佞于隋”。C项中的下句“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虽然出自唐太宗之口,但典型地表现裴矩为了唐朝的利益,不愿做阿谀逢迎之人,符合题干的要求。D项中的上句“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极为明确地描写了裴矩“佞于隋”的特点,而且从字面上就将这一点表述得十分直接明白,完全符合命题中的要求。D项中的下句“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是唐太宗根据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而推论开来阐明普遍道理的,当然不能同“忠于唐”挂上钩。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项。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调整难度,我们未将最能表现裴矩“佞于隋”的两句编排在一组中,而是作了处理,但B项中的两项完全符合题干的要求,这是试题编制时经常出现的处理方式,考生应当注意。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答案】C
    【分析】第14题是对阅读材料相关文意的综合考查,着重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C级。
    这道题的题面首先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然后选取其中较为重要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概括分析。这四个切入点是:裴矩受到隋文帝、炀帝赏识,裴矩向戎狄夸耀强盛,裴矩向炀帝献计并谄媚炀帝,裴矩向唐太宗进谏并受到赞扬。试题中拟设了四项对相关文意的概括与分析,从阅读材料着眼,要求考生能够读懂全文,不要在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上出现错误。构拟这类试题的错误项,常常是在大体正确的文意概括与分析之中,夹杂一两处不正确的表述作为干扰,要求考生能够正确识别。例如本题C项所拟的题面是:“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这一选项分号之后的内容没有错误,问题出在分号之前。原文的表述是:“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惟銮舆早还,方可平定。’”这里明明在说,希望炀帝早回京城,如果远在江都处理此事,一定会失去良机;而选项中则说“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尽管这一选项中其他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是正确的,但从整体来看,这个选项无疑不符合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而题干中要求选择不正确的一项,A、B、D三项对文意的概括分析没有错误,答案正应是C。
    1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了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答案】B
    【分析】第15题是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能力层级为C。
    考查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是《考试说明》中多年延续下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阅读材料的限制,常常很难对此设题。在1992年全国高考中,曾经涉及到这一问题。当时是节选《晋书·陈寿传》作为阅读材料,文末“或云……”一段材料正是作者对陈寿的评述。据此今年设计了“对传文自‘或云’至末尾一段内容正确的理解是”这样一道题,考查了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理解。不过,这类试题已经十多年未见,现在的考生或许十分陌生,所以本年度再次使用这类试题时,将难度作适当降低。这道题的A项是司马光对阅读材料中内容的总结,认为唐太宗能够纳谏,隋炀帝则爱好逢迎。C项说司马光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当起表率作用。D项以《资治通鉴》的作用作为切入口,说明司马光的话当启示后世君王,注意吸引经验教训。这三项均符合司马光一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没有问题。只有B项,讲裴矩自隋入唐后,品性由卑下而趋于高尚,正与司马光所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相违背,因而也是错误的。题干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答案正是B项。
                                     第四大题
    本大题包含文言文翻译、古代诗歌赏析、名句名篇默写三项内容。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2)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奸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奸伪就会变为忠诚。
    【分析】文言文翻译是考查考生文言文阅读综合能力的有效手段。多年以来文言文翻译均安排在四选一的选择题中,主要考查对文意的理解等内容。自去年开始,改用主观题的方式考查考生自己动手的能力。当然,文言文的翻译含有一定的主观成分,不是纯粹的客观题,所以在对考生的要求上,也应有一定的灵活性。
    文言文翻译应对关键词语提出较高的要求,如果不能正确理解关键词语,就很难准确译出全句。这里也希望中学广大师生切实注意这一问题。当然,在命题时对难度的把握也有细致的考虑,例如第(1)题未将“遂”字列为关键词语,就是为了降低难度。“遂”字在这里表示“竟然”的意思,是唐太宗深刻了解裴矩的为人以及在隋朝的表现后,感到裴矩的言行出乎意外,才用上了这个“遂”字,如果要求考生人人都能这样考虑问题,当然不切实际。
    1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后来也指全诗中最精彩关键的一句。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的是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项内容。过去我们运用客观性命题的方法,即采用选择题的方法来考查这一能力,从2002年开始,运用
了主观性命题的方法,2003年沿袭这一作法,继续采用主观性命题。
    试题用了王维的五律《过香积寺》一诗来赏析,题目的切入点为“诗眼”。现在一般提“诗眼”往往是用来指一首诗的眼目,即体现全诗主旨的精彩诗句,但过去更多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宋以后不少人认为,唐人五言诗工在一字,谓之“诗眼”,我们题目中讲的“诗眼”,也就是指这样的一个字。
    王维这首诗的五六两句一向为人所称道,前人对此评解甚多,如《唐诗选脉会通评林》中引汪道昆的话说“五六即景衬荒凉意,‘咽’字‘冷’字‘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说:“‘咽’与‘冷’见用字之妙。”《唐诗从绳》中说:“五六是‘危石’边‘泉声咽’‘青松’上‘日色冷’,成倒装句。”《聊斋诗谈》认为这两句写“泉遇石而咽,松向日而冷,意自互用。”清人赵殿成说“下一‘咽’字,则幽静之状恍然;著一‘冷’字,则深僻之景若见。昔人所谓诗眼是也。”等等。可见,这两句中的诗眼当是“咽”“冷”二字。这两句诗写的是:山间的流泉,由于危石的阻拦而发出低弱的吟声,仿佛人的呜咽之声;披洒在青松上的日色,因为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十分阴冷。两句中的“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炼传神地勾画出了香积寺外山中的幽僻冷寂。再从全诗来看,诗人谓初“不知”有山寺,等到深入云峰,于古木林丛人迹罕到之处,忽然耳边传来了一阵阵寺院的暮钟之声,而方始知寺之所在。前面几句的描写其实也都勾画了香积寺外山中的一种幽微僻静之景。现在“咽”“冷”二字更加烘托出了全诗所表现的孤寂之境。
    对诗的赏析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角度,如采用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这样的方法对“咽”“冷”二字进行赏析,或从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鉴赏“咽”“冷”二字的作用,也是完全可以的,只要赏析得恰当,都可给分。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4分)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______,______。”(《论语·
雍也》)
    (2)________,________,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答案】(1)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3)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名句名篇的默写,能力层级为A。
    我国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我国的古典文献极为丰富,其中不少名句名篇堪称中华文明的结晶。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明,也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
    这次试题中出了三段:(1)是选自《论语·雍也》中的一段,要求考生写出“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两句。成语“文质彬彬”源出于此,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质朴如超过文采就显得粗野,文采如超过质朴就显得虚浮,文采质朴配合得宜,才像个君子。”(2)是李密《陈情表》中的一段,要求考生写出“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两句。李密(224—287),字令伯,西晋时人。《陈情表》是他向晋武帝陈情的一份表章。这里的“期功”是古代的一种丧服制度。“期”(jī)指服丧一年,“功”又分大功、小功,大功服丧九个月,小功服丧五个月。(3)是杜甫《登高》中的两联,要求考生写出“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两句。杜甫是我国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登高》一诗过去评家认为是“杜集七言诗第一”。“渚”是水中小洲,“鸟飞回”是指在急风中飞舞盘旋,“落木”指秋天树木落叶。这两联都是写景,而且都对仗十分工整。
                                    第五大题
    第五大题为文学作品阅读,含4个小题,共18分。阅读材料选取了柯灵的散文《乡土情结》。柯灵(1909-2000),浙江绍兴人,作家。有散文集《望春草》《市楼独唱》《柯灵散文选》,短篇小说集《掠影集》,电影剧本《不夜城》等。他的这篇散文选自林非编选的《中国当代散文经典》(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1月)。柯灵的文笔很美,《乡土情结》洋洋洒洒写了近3000字,内容非常丰富,写得很有思想深度,感人至深。为适应考试的需要,这里对原文作了较大删节,个别文字也作了相应的调整,删节调整后的文字约1250字。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乡土情结
                                      柯灵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魂牵梦萦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触景生情,随时随地想到它。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金窝银窝,不如家里的草窝。”但人是不安分的动物,多少人仗着年少气盛,横一横心,咬一咬牙,扬一扬手,向恋恋不舍的家乡告别,万里投荒,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多数却完全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许多稚弱的童男童女,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人一离开乡土,就成了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但乡土的梦,却永远追随着他们。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安土重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但百余年来,许多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