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字体:
200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析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2217    更新时间:2007/5/9
人依然不得不离乡别井

,乃至漂洋过海,谋生异域。有清一代,出国的华工不下一千万,足迹遍于世界。美国南北战争以后,黑奴解放了,我们这些黄皮肤的同胞,恰恰以刻苦、耐劳、廉价的特质,成了奴隶劳动的后续部队,他们当然做梦也没有想到什么叫人权。为了改变祖国的命运,孙中山领导的革命运动发轫于美国檀香山,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很多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改革开放后掀起的出国潮,汹涌澎湃,方兴未艾。还有一种颇似难料而其实易解的矛盾现象:鸦片战争期间被割弃的香港,经过一百五十年的沧桑世变,终将回到祖国的怀抱,这是何等的盛事!而一些生于斯、食于斯、惨淡经营于斯的香港人,却宁愿抛弃家业,纷纷作移民计。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各有其截然不同的背景、色彩和内涵,不可一概而论,却都是时代浮沉的侧影,历史浩荡前进中飞溅的浪花。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我们第一代的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当祖国需要的时候,他们都做了慷慨的奉献。香港蕞尔一岛,从普通居民到各业之王、绅士爵士、翰苑名流,对大陆踊跃捐助,表示休戚相关、风雨同舟的情谊,是近在眼前的动人事例。“美不美,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此中情味,离故土越远,就体会越深。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
    根据以上阅读材料,设计了4道试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和整合、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初步鉴赏等。下面逐题予以分析。
    19.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不超过24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父母亲族的爱 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分析】第19题在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的同时,也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以及对内容要点的归纳,考查的重点偏向后者,能力层级为C级。
    本文的主旨是歌颂乡土情结,乡土情结贯穿于全文,乡土情结的形成、发展、表现和升华是本文的主线。而童年是人生的起点站,“童年的烙印”在人们乡土情结的形成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能否搞清“童年的烙印”这一重要词语所包含的内容是能否读懂全文的关键。所谓“童年的烙印”,就是童年时代留给人们的那些最深刻的记忆。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呢?答案就在第二段。但作者对“童年的烙印”的描写是艺术化、形象化的,生动具体、细致入微,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这就需要考生在理解“童年的烙印”这一词语内涵的基础上,对文中的信息筛选整合,然后归纳出“童年的烙印”包括父母亲族的爱、家乡的山水草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情等四方面的内容。
    20.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有哪几种?请概括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要有两种情况:
    ①不少人富有浪漫气息,为追求理想开创事业去闯世界。
    ②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为维持最低生活被打发出门。
    【分析】第20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能力层级为C级。
    从文中看,作者在第三段中所描写的少年离别家乡的情况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一些人仗着年少气盛,告别家乡,去寻找理想,追求荣誉,开创事业,富有浪漫气息;另一种是多数人,是沉重的现实主义格调,是为了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存要求,被父母含着眼泪打发出门,去串演各种悲剧。概括起来,前一种人是主动出去闯世界,是浪漫的;后一种人是被动地被打发出门,是现实的。至于文中提到的“有的只是一首朦胧诗——为了闯世界”,不应该理解为少年离别家乡的第三种情况,而应将其归入第一种浪漫气息的情况。
    21.本文第4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  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  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深化。
    【分析】第21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对文章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的分析归纳以及对文章写作技巧的分析鉴赏,能力层级主要为C级,也涉及E级。
    作者在第4段中,花了不少笔墨来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如果不结合乡土情结,只笼统回答深化主题、丰富内容之类,就没有太大的意思。只有结合乡土情结,才能深入地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联系全文来看,前面所写都是对个人家乡的思念眷恋,到了这一段,才把对乡土的思念眷恋与对祖国的思念眷恋融为一体,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这就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第四段中“这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民族向心力的凝聚,并不取决于地理距离的远近”的叙述,则是对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的具体说明,也是对第一段中“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的照应。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乡土情结已升华为民族凝聚力,对乡土情结的歌颂就是对民族凝聚力的歌颂,本文的主题自然得到深化。
    22.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
    B.第二段写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故乡的山水草木、乡邻的音容笑貌……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C.“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
    D.“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旧典活用,极富新意,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
    E.最后一段,写乡土之恋不会因科学的进步、东西文化的交融、地球的变小而消失,笔法生动具体,细致入微,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
    答:〔    〕 〔    〕
    【答案】A C
    【分析】第22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该题5个选项中的4个选项考查的是鉴赏,能力层级为E级,只有A项兼有考查学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的作用,能力层级为C级。
    A是正确选项,本文确实是“以不会褪色的乡土情结开篇,开门见山;以乡土情结的形成表现为主线,脉络清晰;以不会消失的乡土之恋结篇,首尾呼应”。A 的表述和分析是恰当的。B项的错误在于“这一切决定了自己一生的方向”的说法明显与原文“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的表述矛盾。C是正确选项,“失根的兰花,逐浪的浮萍,飞舞的秋蓬,因风四散的蒲公英”的比喻,确实把远离乡土的游子们孤苦无助的境遇生动形象地写了出来。D项的错误比较明显,“鸟恋旧林,鱼思故渊;树高千丈,落叶归根”的比喻,几乎是家喻户晓,根本谈不上什么“旧典活用”,更谈不上什么“极富新意”;至于说“为中华民族安土重迁这一传统找到了形象化的根据”,也极不恰当,正确的表述应为“形象化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安土重迁的传统”。E项的错误不如D项明显。原文说“科学进步使天涯比邻,东西文化的融会交流使心灵相通,地球会变得越来越小。但乡土之恋不会因此而消失。”如果只用“笔法生动”“读来发人深思,回味悠长”一类的话来赏析,虽不够准确,但也无大错。E项的错误在于“具体”和“细致入微”,文章的结尾不是细节描写,就不宜用“具体”和“细致入微”一类的词语来赏析。[page] 
                                    第六大题
    第六大题是考查语言运用方面的题目,共有3道小题,能力层级上都属于D级。下面逐题分析。
    23.把下面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①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
    ②在北坡的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
    ③在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
    ④吃完早饭后,继续南下,就进入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
    ⑤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④②①③⑤
    【分析】这是一道考查语言连贯的题目。为了考试的需要,在所给的语句后面都用了句号,实际上,将这些语句组成一个语段时,一般不会每句话后面都是句号的。例如:
    吃完早饭,继续南下,就进入了喀什河和巩乃斯河的草原带和森林带。在北坡的五花甸草原上,你可以看见新疆细毛羊群和奔驰的伊犁马群;在南坡,带状分布的原始云杉林海连绵不断,棵棵巨杉像一把把利剑,直插云天;遮天蔽日的杉林下,马鹿、狍鹿、棕熊、雪豹等野生动物出没其间,各种森林鸟类,鸣声不断。
    就这一段的标点使用来说,上面的例子只是标点符号使用的一种情况,还可以有其他情况。关键是每句话的前后顺序排列要恰当。
    对大多数考生来说,把④排在第一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就进入了……草原带和森林带”是本段具有总括性的句子,也是下文叙述的方向。按照合理的顺序,下面的内容应该先叙述“草原带”,再叙述“森林带”。第②句是写草原上的情景,而①③⑤是写与森林有关的内容。于是,几个句子排列的顺序应为④②①③⑤,各个语句之间形成合理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连贯的语段。这种总——分的叙述方式是考生常见常用的。因此,本题的难度不大。
  24.提取下列材料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遗传”下定义。
    ①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
    ②在这一过程中,生物将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
    ③这种繁殖将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进行
    ④这种繁殖过程所产生的结果是与亲代相似的复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
    或:遗传是指生物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
    【分析】这是将几个句子整合成一个单句的考查。考查的重点有两条,一是对所给材料主要信息的提取,二是如何将这些信息整合在一起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第①句是整合后全句的框架,其他3句是它的修饰限制成分,这是首先要看清楚的,即“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叫做遗传。”或“遗传是生物……的一种自身繁殖过程。”第②句的主要信息是“摄取环境中的物质建造自身”,第③句的主要信息是“按照亲代所经历的同一发育途径和方式”,第④句的主要信息是“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复本”,这3句话的主要信息构成“自身繁殖过程”的修饰限制成分。
    提取或筛选语句主要信息,要抓住句子所表达的主要内容,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对句子本身内容的把握以外,还特别要关照其他语句的内容。例如第④句,其中“这种繁殖过程”与第①句话比照是重复信息,因为第①句已经说了“遗传是一种生物自身繁殖过程”,一个信息在一个句子一般不重复出现,所以应将其汰除才好组合成信息完整而又简洁的句子。其他句子提取信息要点的情况与此基本相同。
    语言表达提倡简洁,也提倡把长句子化短,尽可能不用长定语。高考也是这样的态度。但是,作为一种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要有将长句化短的能力,也要有将几个短句整合成一个长句的能力,特别是遇到表达严密的定义的时候。为了适应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只会一种表达形式显然是不够的。因此作为考试内容,这两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有必要都顾及到。由于表达习惯不同,尽管都是写一个长句子,内容要点也一样,也可能出现一些差别。例如这道题的答案,可以写成“……就叫做遗传”,也可以写成“遗传是指……”,或者还有其他表述形式,这都是允许的。
    25.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改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分析】这道题考查的重点是修辞。社会道德观念在修辞交际中起着制约作用。社会道德观念对修辞行为的制约是社会道德价值系统作用于修辞行为的主要途径之一,它涉及修辞行为的方方面面,包括修辞行为动机的确定、话语信息的选择、修辞方式的取舍以及话语输出的方式(如语气、态度、辅助动作等)。同样是表达提示公园的游人不要攀折花木、乱扔垃圾的意思,在本题示例所给的原提示语中,是一种冷冰冰、硬邦邦的警告,让人看后不舒服。因为它反映了言语者的权势,暗含了交际双方不平等的话语角色关系,为游客预设了一种被命令、被限制、被教训的话语角色。修改后的提示语,是一种文明的劝导,使交际双方处于一种平等的角色关系之中,游客通过富有诗意的话语,既可以领悟到管理者的劝告、要求,又可以体会到管理者对他们人格的尊重,切合了游人的角色心理需要。可以想见,其效果肯定要大大好于原来的提示语。在大力提倡人文关怀的今天,在语言运用的考查中渗透道德价值观,是非常必要的,是语用考查的重要内容。同时这道题又有开阔考生思路,引发创新的意义。
    题目所列需要考生修改的提示语,注意结合生活、学习的实际,使他们不会感到陌生和无从改起。也相信考生会有精彩的答案出现。
    试拟两条修改的提示语。
    (1)小声说话,静静行走——做现代文明人
    (2)把自己的钱带走,读过的报刊还是留在这里吧
                             第七大题
26.作文
    今年全国试卷的作文题依据2003年语文科《考试说明》的精神,继续采用在立意、选材、文体等方面向考生开放的话题作文的形式,要求考生就所给的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评分采用经过修改的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标准。
    这道题的语言材料来自《韩非子·说难》。韩非是中学生知道的,他们读过《扁鹊见蔡桓公》的课文,对韩非文章中的病入膏肓、买椟还珠、郑人买履等寓言成语也是熟悉的。高考作文已经好多年没有采用我国古代的材料了,今年用上“智子疑邻”这个寓言,显示这里有着广阔的天地。
    这则寓言的内容是一个看似平常的小事,而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况。只是,这件小事所引发的关于“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没有关系呢?”这样一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与过去几年的话题形式比较,今年的话题在语言形式上既不同于2000年的一个判断(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不同于2001年的一个概念(诚信),也不同于2002年的一个偏正短语(心灵的选择),它是一个并列短语。这个话题提示考生,要注意从身边的生活中去体悟它的内涵。你可以认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有必然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认为没有必然联系;你还可以认为二者间不该产生什么联系;甚至可以将话题分为两个方面或多个方面去表达它们的复杂关系。为什么可以如此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认识呢?因为,感情是一个主观因素,事物是一个客观因素,在它们之间,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并以之进行分析和思考。
    这个话题的立意可以有多种角度。由于话题所使用的材料是寓言,因而寓言本身所反映的对事物认知的思路会比较直接地引导考生顺着材料的思路走,即认为主观感情的亲疏远近和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一定会形成因果关系。为此,话题引导语中用“但是,也常见到许多不同的甚至相反的情况”一句进行了提示,同时,还在“注意”事项的第一条中明确提示“试题引用的寓言材料,考生在作文卷中可用也可不用”。这种引导和提示的主要意图就在于帮助考生避免材料的单向影响,从而突出话题可以进行多角度思考的作用。
    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是比较宽泛的。首先,古代寓言告诉我们:生活小事中隐含着许多有价值的道理,关注生活,思考身边常见的事物,就能够在对事物的认知上有收获;其次,这个话题也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在感情上的亲疏远近这类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是司空见惯的。亲人之间、朋友之间、师生之间、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等等都会存在性质不同的程度不同的关系。这样就为考生围绕感情亲疏远近这个主观因素从生活中提取材料敞开了大门。但是,这里的选材只涉及到话题的一半,根据话题的要求,考生还需认真考虑话题的另一半,即如何围绕对客观事物的判断进行选材。对客观事物认知的正误深浅,有的与感情亲疏相关,有的也许毫不相关,与感情有一定相关的也会有程度的不同。选择这类材料的范围虽然广泛,如学习中的、生活中的、社会现实的、读到或听说的、亲身经历的等等,但由于受到立意的约束,要择出一个恰当的材料来论证话题并不是很容易的。总之,这个作文的话题在选材上要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主观感情方面,二是客观事物方面。
    还有一个值得关注的方面,虽然不属于选材范畴,但是它的优劣也许更能反映出话题作文的水准,这就是如何表达个人对话题所示的主观与客观关系的认识,这是写好今年这个话题作文的关键所在。这里所说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主要还不是哲学意义上的辩证法,而是基于生活常理的思辨过程和认知结果。不论你的认知结果是肯定,是否定,还是介于二者中间,也不论你选择哪一种文体或表达方式,只要能在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间清晰地表达出你个人的真实想法、真实体验或真实情感,这个话题作文就能够呈现出一定的深度。    在试题要求中,今年仍然提出了“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的“三自”原则,同时也保留了“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的提示。今年的话题更有利于贯彻“三自”原则。因为“话题”的表达形式不是概念,不是判断,所以也不太适宜于直接当做题目照搬上去;又因为话题的引导语中有“不同”“甚至相反”的提示,因此,立意自定不会受到约束,进而也会给“题目自拟”带来更多的角度和创意。
    今年的作文评分仍旧采用“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相结合的评分标准。但对其中的个别地方作了修改。首先,将基础等级的50分一分为二,给了“内容”和“表达”两项各25分。每项仍旧分为四个等级标准。这样调整主要是为了通过分项在一定程度上均衡作文评分时在主观意向上的干扰,使作文评分更能全面反映作文能力的全貌。其次,在“发展等级”中,将原有的“有创新”修改为“有创意”,其目的在于鼓励考生去追求写作的“新意”,这也许更切近考生写作的实际情况,是一个可望可及的目标。       

 

 


上一页  [1] [2] [3] [4]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