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 网站首页 | 实用文档 | 个人简历 | 演讲稿 | 自考成考 | 试题选粹 | 职场技巧 | 法律文书 | 公务员考试 | 论文中心 | 雁过留声 |
   □您现在的位置: 梧桐细雨范文网 >> 文章中心 >> 自考成考 >> 高考作文 >> 正文
  语文专家看高考(2004) 【字体:
语文专家看高考(2004)
作者:网络    文章来源:网络    点击数:3505    更新时间:2007/5/9
sp;    。
例3 199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0题
广播稿要求通俗、口语化,一听就明白。把下面一段文字改作广播稿时,有四处非改动不可,写出这四处的序号。
自从(a)我省西部(b)地区发生强烈地震(c)以来,本市各界(d)对震灾(e) 以后的人民生活十分关心,积极开展赈灾(f)活动,捐款累计(g)已逾100万元之巨(h)。我厂原来已经捐款(包括捐赠衣服、物品折款(i))8万元,昨天又捐款2万元。这些钱物已经转送(j)到了灾区(k)。
⑦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
常见的修辞方法:比喻、比拟、借代、夸

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
常见的修辞方法规定考查8种,都是学生常见、常用或熟悉的。修辞方法的考查,不考概念,重点考查判断修辞方法使用的优劣和运用修辞方法表达的能力。
例1 1991年高考语文试卷第9题:
9.下列各句中比喻不恰当的一句是
A.他提着两个包,气喘吁吁地走着,像踩在棉花上似的深一脚、浅一脚。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向前猛冲,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的轻快。
C.一群仙女,踩在棉花似的云朵上,随着隐隐的仙乐,冉冉地向远方飘去。
D.她突然瞥见路中央盘着一条大蛇,蛇头昂起,张着大口,她顿时感到两脚像踩在棉花上似的。
例2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25题:
25.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浪花是部首,
涛声是音序,
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二、文学常识和名句名篇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是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新增加的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也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心理学的常识告诉我们,记忆、背诵的要领在于,应根据不同人记忆衰退期的长短,适时地进行反复刺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文学常识的考查仍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
*①识记中国重要作家的时代及代表作
*②识记外国重要作家的国别及代表作
*③识记文学体裁常识。
为了减少高三学生识记的负担,这三项都没有列入2004年高考语文考试的内容。
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素养。
例1 2002年高考语文第18题
1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段中的空缺部分。(只选2小题)(4分)
(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            !(白居易《琵琶行》)
(2)千古江山,         。舞榭歌台,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荀子《劝学》)
例2 2002年高考语文第18题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两小题)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                。”(《论语·雍也》)
(2)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三、古诗文阅读

古诗文阅读包括文言文阅读和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
古诗文阅读的考查内容是将原来的文言文阅读和文学鉴赏内容合并,合并后原文言文考查内容不变,而诗歌鉴赏的考查只保留了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
文言文阅读的要求仍然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具体要求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理解  B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这条要求中值得注意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常见实词”,这是考查范围;二是“在文中的含义”,“在文中”这一限制成分是所给条件。综合这两点,再加上“理解含义”的具体要求,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的情况,又是考查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所谓“常见实词”,从词的出现频率上来讲,“常用实词”指的是文言文中的常用词和次常用词;从词义上看,考查的常用实词应当是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那一部分。所谓“在文中的含义”,实际上就是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由于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因而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究竟表示哪一个义项,这也就是一种能力。
例1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1题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经过一再简化,现考试说明中只保留了18个常见文言虚词,即: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这条要求值得注意的地方也有两点:一是“常见文言虚词”,二是“在文中的用法”,两者都是对考查范围的限定。高考中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是指能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凭空地去历数哪个虚词具有哪些用法。“在文中的用法”是相对于在词典中的用法而言的,这里“在文中的用法”大致表现为常见用法。强调“在文中”这一范围,主要是考查学生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的能力。
文言虚词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较的方式,即挑出字形相同的虚词,比较他们的意义与用法。
例1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2题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③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这项内容实际上是对文言语法的考查,由于现代汉语语法已不作为考查范围,而文言语法对考生来说又难于现代汉语,因此在本条目前加了*号,即不作为本年度考试范围。考虑到文言文学习的特点,掌握文言语法是学习文言文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因而考试说明中未将此条取消。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文言文翻译在这一个较长的时期中都是采用选择题的考查方式,2004年高考试题在这方面将沿袭2002年开始的做法,即让考生直接翻译文段或句子。从高考的特点出发,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在难以直译或直译以后表达不了原文意蕴的时候,才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
例1 2002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其李将军之谓也?
译文:                                                  
(2)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译文:                                                  
例2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6题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                                              
2.分析综合  C
①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文中的信息,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归类,从而体现出对文章理解的程度。对信息的筛选的考查,最常见的方式是挑选若干文句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找出全都说明某个问题的一组。
例1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3题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与“忠于唐”的一组是
A.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是文言文阅读中的重点,是考查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的综合能力。这种归纳概括是对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进行综合的判断或推理,要求考生答出某一个论点立论的根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导致的结果等等。
这种考查经常采用多角度提问的方式,要求考生作出较为全面的内容归纳和概括。
例1 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4题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与前一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不同的是,它要求考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说明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而曲折,这就要求考生从阅读材料中筛选出作者自己的看法,并进而进行准确的分析或概括,以区别于文中的其他内容,而不是对作者观点态度的简单罗列,因而这类试题的难度也相应会大一些。
3.鉴赏评价  E    
鉴赏评价是阅读古代诗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能对所给的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进行评说,对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进行赏析。当然这些评说、赏析都还是初步的。尽管如此,这些鉴赏评价又都必须建立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之上。
古代诗文的鉴赏评价包含两个方面。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由于散文、小说、戏剧的篇幅一般都较大,又考虑到鉴赏材料应相对具备完整性,所以近十年来高考试题中往往都是选用唐、宋诗词,元曲小令等作为测试材料。如1995年高考语文试卷用的是李清照《如梦令》一词,1996年用的是一首元曲,1997年用两首唐诗作比较材料,1998年到2003年又分别用了唐贾岛、唐杜甫、宋赵师秀、唐韦应物、唐李白和唐王维的小诗为材料。当然,这决不是说鉴赏只能选诗词曲,我们认为,只要有合适的、篇幅短小的、浅显易懂的散文,也应该可以作为测试材料的。
在鉴赏古代诗文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时,可以综合在一起加以考查。如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第8、9题:
                                  漫成一首
                                   杜  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拔刺鸣。
8.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从水中月影写起,描写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与“江清月近人”这句诗异曲同工。
B.第三句写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上,意境安谧、和平。
C.二、四两句分写了江风吹打桅灯、大鱼跃出水面的“动”,与一、三两句的“静”对比鲜明。
D.全诗通过写夜泊时的所见所闻,透露出诗人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  
答(C)
9.这首诗的四句分别写了月、灯、鹭、鱼四景,四景又组成了一个统一的意境。下列四首诗中与这种写法相同的一首是
A.白日依山尽。黄河人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门径俯清溪,茅檐古木齐。
   红尘飘不到,时有水禽啼。
C.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答(C)
当然,除了综合测试外,也可对其中的某一项单独加以测试。
②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要对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作出评价,必须建立在分析这些诗文的内容及分析概括这些诗文作者在作品中表现出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之上。评价与鉴赏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中最高的一个层次。以往的高考中,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及作者的观点态度不仅体现在现代文阅中,在古诗词鉴赏中也有一定的反映。如1998年高考语文试卷第15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1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第一联用简洁的语言勾画出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暗示出他隐者的身份。    
B.“僧敲月下门”句以响衬静,与名句“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
C.中间两联重在叙述和写景,首尾两联都明确写出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D.全诗所写之事虽然不大,感情亦无跌宕,但由于注重炼字.故读来回味无穷。
答(C)
这一题中的C项涉及对上面贾岛一诗思想内容的评价,我们对原诗仔细阅读便可发现,第四联中确实流露出了作者对李凝幽居生活的向往,但首联只是客观地描写了李凝居处的环境,并不反映作者的观点,更无所谓“明确写出”“向往”了。因此C项显然是不恰当的。前几年对古代诗文作品思想内容的评价,往往同鉴赏其语言、表达技巧综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在测试题型上,除了客观性的选择题外,还可采用主观题的方式。平心而论,从命题到阅卷全过程考虑,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各有利弊。有人认为我们是在“碰了钉子,犯了学术上的错误”后,才把客观题改为主观题的。这其实是不太了解情况。1999年普通高等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文章录入:梧桐细雨范文网    责任编辑:梧桐细雨范文网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联系站长 | 站长简介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本站公告 | 给我留言 | 广告投放 | | 网站管理

    ◇网站地址:江苏省大丰市    邮编:224100   ◇本站ICP备案证书:苏ICP备06051753号      ◇本站站长:梧桐细雨
     □Copyright ©2005-2012 【梧桐细雨文学网】旗下网站 
    ◇本站大部分信息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研究|探讨|收藏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